现在各行各业都可以看到女性的身影,甚至一些以前女性不敢奢求的职位如飞行员、科学研究员和公司管理人员都不乏女性。不过,企业最高层的女性人数仍然寥寥无几。单就美国来看,2010年非营利组织Catalyst的报告显示,高管职位中只有14%是女性。
联合国妇女(原妇发基金)咨询委员、妇女权利活动家、新加坡籍律师Anamah Tan说,“私营部门应负一定的责任。”她认为,私营公司应尽可能提拔女性就任高层职位,同时,对于那些由于育儿而离职一段时间又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女性,公司应该提供更大的工作灵活性和适当的培训。“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女性离职一两年再回来,岗位再培训是必须的,”她在接受INSEAD智库网访问时说道,“雇主应考虑到这一点,为女性提供一定的培训,对于那些原本位居高职的女性,要尽量让她们重返职位。”不过,她指出,受制于有限的预算,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导致很多能干的女性最终放弃事业。
公共政策或许也可以带来一些借鉴。强化性别平等意识而引入的男女配额机制在某些情况下证明是有效的。不过,Anamah Tan说:“我并不喜欢配额机制,因为那是一种强行机制,我倾向于业绩评比机制。不过,鉴于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非常缓慢,配额机制可以为女性攀升职场阶梯提供一定的助力。”她说,配额机制如果应用得当,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缩小男女晋升机会的不平等。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有一半国家的国会在选举中采用了男女配额机制。
同时,社会对女性是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刻板印象正在逐渐改变,男性慢慢地承担起一些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对于处于事业中期的女性来说,高质量的托儿中心也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相较于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努力,社会偏见的逐渐消除对女性带来的激励更大。Anamah Tan也提到了新加坡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通过电话热线、庇护所、法律援助和人身保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遏制家庭暴力,维护女性权益的做法。
“第三个十亿大军”
博斯公司的一项最新报告把女性形容为“第三个十亿大军”,显见女性俨然是下一波带动经济成长的火车头,全球女性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进军各大经济领域,她们身兼生产者、消费者、公司雇员、企业创办者等多重身份。报告指出,女性的巨大潜力在全球化大环境下更为凸显,女性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巨资,这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过,基于尚未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女性发展的法规制约,政府对小型企业的种种规章限制等因素,女性在教育和就业两大领域的地位尚未全面提升,女性尚未能发挥全部潜力。
Anamah Tan指出,男女不平等问题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时至今日,女性地位已获得显著提升。 “占总人口一半的女性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和创造力,而这尚未能完全发挥,相信这一点社会已达到共识。女性要获得与男性完全意义上的平等还长路漫漫。不过,我对未来10到20年充满信心和期望。”
本文经许可,摘自INSEAD Knowledge。未经INSEAD Knowledge同意,任何人不得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