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课堂上,刘澜听过大师波特讲自己的五大力量模型。波特说:“许多人提出有第六种力量,如政府等。不过他们还没有说服我。但是如果你们发现了第六种力量,一定要来告诉我。我会——请你喝一杯啤酒。”因为这段回忆,他把学院派的传授管理知识的方法命名为“啤酒法”,与通俗派的通过故事来讲管理道理的“奶酪法”对应。
作为著名商业管理杂志《世界经理人》的总编辑,他说“我们的方法是啤酒里面加奶酪,希望集二者之长”(《啤酒里面加奶酪》)。他也用这种方法来写每期杂志的卷首语,三分理论的啤酒,三分故事的奶酪,再加上三分不凡的识见,一分文字的功夫,四年下来,浓缩成一杯“领导者的鸡尾酒”。
四年酿一杯酒,酒香怎能不醉人?许多杂志的卷首语,只是对当期文章的介绍,或者对新闻时事的议论,过期作废。刘澜不同,他像在写一个叫作“深入浅出谈管理”的专栏,选取一个重要的管理话题,像解牛的庖丁,眼光准,下手巧,只八、九百字,就说清了一个大道理,越陈越香。
比如《企业文化的本与末》,里面有爱德加·沙因的理论,有IBM的失败故事,有体现了作者识见的对韦尔奇不为人注意的观点的引用,加上一气呵成、明白晓畅的文字,作者硬是在不到千字的文章里,讲明白了企业文化的大道理:“价值观是本,表现形式是末。”“有了强制排名,不一定就有了绩效文化。就好像,大家都穿西装的IBM,并不一定有尊重客户的文化。一句话:不要把‘末’当作‘本’。”
又比如《看网球学习管理团队》,里面有德鲁克的“团队的三种类型”的理论,有福特、宝洁的例子和奥运会中国女子网球双打选手夺冠的故事,有作者的“任务和团队成员也有三种类型”的发挥,当然还有一如既往的清晰文字,加上注释中补充的卡赞巴赫的团队理论,作者把“团队管理”这样的庞然大“牛”似的大题目,手起刀落“解”成了一盘牛肉丝。
正因为作者讲清楚了许多管理的大道理,从企业文化到领导力,从人力资源到品牌营销,所以,这本结集而成的书却自成系统,为企业管理者、领导者提供了从管理到领导、从领导到领袖的“要点”。作者为本书新增加的注释主要介绍了管理大师及其著作,在管理出版物浩如烟海、泥沙俱下的今天,起到了阅读指南的作用。
对于少有的真正的领导者(也就是作者所说的“领袖”)来说,这本书是鸡尾酒,在小酌时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于更多的被劣质白酒和冒牌洋酒搞得头晕眼花的管理者来说,这本书其实是醒酒茶。作者熟悉但不照搬西方的管理思想,洞察但不自守中国的管理实践,纠正了许多广为流行的错误说法,指出“质量不是第一位的”, “人力不仅是资源”,“以人为本不是对员工好”,“只有执行还不行”,等等,见血如刀,醒酒如茶。
《领导者的鸡尾酒》,是管理者应该常备的醒酒茶。
《领导者的鸡尾酒》,刘澜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