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 大学生活 hth官网app下载 hthcom华体会
hth电竞官方下载 hth官方下载 hthvp华体会 hth358华体会 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 校友会版 hthcom华体会赌博 分类排名 本科排名 一本排名 hth359华体会 hth365华体会
求职简历 职场法则 面试技巧 职场故事 求职招聘
英语学习 计算机学习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经济管理 建筑设计 财务会计
申请书 证明书 检讨书 自荐信 演讲稿 心得体会 调查报告 读后感 求职信 推荐信 其它范文

陈明哲:竞合相倚的动态战略思维

陈明哲

动态竞争理论创始人,国际管理学会终身院士暨主席,战略管理协会(StrategicManagementSociety)终身院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讲座教授

竞合相倚的动态战略思维

在同一时点从A看B,与从B看A情形是不一样的。应当学会从对手的角度来看世界,然后针对对手的策略作出判断并且拟订因应对策,最后再看这一判断与对手实际行动的差距有多大。

《中欧商业评论》(下称CBR):你曾提出,在充满复杂性的动态环境下,企业构建竞争策略的重点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可以从容考虑如何建立长期优势,而不得不更多关注在短期内进行攻击和响应竞争对手。这种情况下,探究企业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否还具有实际意义?

陈明哲:要谈这个问题,需要首先了解动态竞争的发展背景。最初企业家往往认为只要自己推行一个最好的战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传统的“零阶”战略思考,与此相应的战略思维也比较静态:“把我该做的事情做好”。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等观念都是这种思维的产物,并未将环境和竞争对手“变”的因素考虑进去。

进阶的战略思考是能够预测对手的回应,这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当对手回应的时候,你已经做好准备;第二,你会把对手可能的回应纳入整个战略规划,透彻分析并了解对手时,就能超越对手、引导方向,达到最高的层次,苹果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动态竞争涉及竞争的不对称性(competitiveasymmetry),就是说,在同一时点从A看B,与从B看A情形是不一样的。应当学会从对手的角度来看世界,然后针对竞争对手的策略作出判断,并且拟订因应对策,最后再看这一判断与对手实际行动的差距有多大。

动态竞争的哲理基础在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偶”(duality)的观念,这有两层意义。第一层牵涉到竞争者的认定,因为每一个竞争者都是独特的,企业需要两两比较每一个对手与我们之间的异同,而不是一概而论,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每一家企业所认定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差异,因此就产生了上述的竞争不对称性现象,例如诺基亚或许视苹果为主要竞争者,但苹果却可能只当它是次要竞争者,而以三星为主要对手。第二层牵涉到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动态竞争认为公司与公司、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而并非彼此独立(independence)。西方思维(比如波特的理论)却往往基于力的对比,主张我大你就小,你强我就弱,然而,从企业实务来看,动态竞争与合作常常是一体的两面,谷歌、摩托罗拉、宏达电及三星等智能型手机厂商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即为明证。

这种情况下,讨论核心竞争力还有没有意义?仍然有意义,这毕竟是基本的,只是不要仅仅关注静态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竞争力是在市场互动的过程中淬炼出来的,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动态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不断地采取行动、响应对手,并且整合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它的意义更在于跟对手有了交手、环境发生变化时,该怎样去维持它的稳定性和基准性。其实,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可以在不同市场、不同产品线上表现出来,这跟动态的观点相吻合,但后来大家越来越重视它内部的含义而忽略了外部,变成了不断的单纯复制。

CBR:或许也正因此,有人认为动态竞争理论的内涵是“后波特时代的竞争优势”。另外,如果说核心能力的关键特点之一是难以模仿,那么如果单纯静态地摆在那里,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被模仿?

陈明哲:是的。另外核心竞争力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是单一的优势(比如某个产品或某项专利)。如果把产品优势、组织的能力和架构、管理流程结合起来,发展成一套模式,就很难模仿了。在竞争的回应上,在“术”的层面往往关注与竞争对手一来一往的互动;在“道”的层面,则必须考虑与竞争对手的相互依存,要有换位思考的观念。孔子讲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中心”,相当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恕是“如心”,将心比心,从对手的角度看问题。由此可见,动态竞争理论蕴含了诸多中国的传统智慧,特别适用于华人企业。

换位思考的观念不仅适用于竞争者分析,也可用于消费者、合作伙伴的分析。也正因此,国际上动态竞争的发展已经开始探讨动态合作的议题,在动态竞争研究过程中开发出来的工具也被用来进行合作者分析。例如,我发展的“察觉(Awareness)-动机(Motivation)-能力(Capability)”(简称AMC)模型也可以用来探究:合作者在全球范围内是否看到我们公司的存在?有没有动机来跟我们合作?在能力上与我们有什么样的匹配?比如宏达电(HTC)所以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智能型手机厂商,与其一开始专注OEM代工、选定智能型手机这个利基市场(当时市场仍小)、和欧洲电信商密切合作等策略,藉此降低Nokia、Motorola、RIM、Apple等大厂的竞争察觉与动机息息相关。同样地,对偶的概念也可以用在合作上面,这需要将心比心。比如香港的利丰行有一个30-70原则。它从供应商角度来看彼此的业务关系,每一家供货商占其业务比重总是不少于30%、不多于70%,因为超过70%风险太高,低于30%则无法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正因它把握了“我把对方都看作重要伙伴”这一点,所以在全球都做得很好,形成一个广义的“企业家族”,经济危机时期经销商都对它施以援手。优秀的管理者应理解竞合相倚的动态战略思维。

CBR:一些传统战略管理工具本身虽偏于静态,但其中是否也暗含了动态的意味?比如波士顿矩阵,要同时看到当下运营最好的部门、培养未来的明星业务并舍弃走向衰亡的业务?

陈明哲:对,波士顿矩阵真正转起来也是这样的,若更进一步,可以分析两个不同时间点上的波士顿矩阵,观察其中的差别和变动,审视其中的相对性和动态性,这么做也有助于判断趋势。确实,动态的观点能促进传统战略理论继续去反思,以SWOT分析框架为例,它的最大问题在于只考虑了绝对性,缺乏相对性的考虑。然而如果我是A公司,当我在做自己的SWOT分析时,也同时考虑我跟BCD几家公司的相对性,那么分析的细致度与精确度必然会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我从不认为某个理念或工具一定是最好的,只要坚持“精一”,一招发展到极致就会变成绝招,有了深度之后,高度自然没问题,广度的扩展也相当地容易。

精髓在于相对性

优势只是相对的,长期和短期也是相对的。比如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的短期,对于多数传统制造业来说可能就是长期。

CBR:一些管理思想者认为战略应保持稳定,只对战术和阶段性的行动进行动态调整,你怎么看?

陈明哲:战略何时变、何时不变,是很关键的问题。一般而言,战略不能常变,要有它的恒常性,因为战略的实施要有很多稳定的配套措施,包括人员、组织结构、奖惩措施等。至于战略何时才变?最重要的是,你在做战略分析时,必须很清楚你对政策与产业大环境、顾客和客户、竞争者、公司基本情况的基本假定,当巨大改变出现,使这些假定受到巨大挑战时,便是调整战略的时机——比如突然出现一个新的竞争者,或现有竞争者有了新的投资而加码。

过去常常听到人家说“我们要寻找最好的战略”,但现在比较前沿的观点是,有动态的战略思维比有一个好的、恒常性的战略更重要。比如沃尔玛的战略就非常简单,但在执行上会下苦功夫,更关键的是跟随环境的转变而调整。应对客户需求也是如此。你看儒家的“儒”字,就是人加上需求,客户、员工需要什么,不断去考察。

CBR:那么如何看待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呢?

陈明哲:动态竞争的精髓在于相对性。优势只是相对的,长期和短期也是相对的。比如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的短期,对于多数传统制造业来说可能是长期。我想强调一个“时”的观念,圣人不能违时,亦不能失时。判断长期还是短期,不能单纯看时间,而要依据整个环境变化来决定,一年中如果发生巨变,也要看成“长期”。还要在长期与短期、变与不变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这是动态的观念。

CBR:抛开行业差异以及企业处于常态和巨变时的不同,对一家企业而言,是否也要对资源有一个阶段性的分配?比如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Tushman教授谈到二元组织,分别着重当下和未来的业务。

陈明哲:二元组织对于创新的作用很了不起,比如当下的核心竞争力是A,那么也有一个否定A的,优秀企业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好的管理理论是能用在个人身上的,从个人层面,“有容乃大,执两用中”;从企业层面,则要有自我否定的举措。企业与个人的成长都是不断在自我否定中前进,也是一种扬弃。墨西哥的CEMEX水泥公司是我所认为的典范,它每次跨国并购后都会迅速调整自身去适应收购的企业,并非“我把你吃掉”的主导性思维,因此可以一连串地变大。

CBR:那么一般而言,新旧业务部门之间,管理资源有没有一个合适的配比?

陈明哲:好问题。我想这和产业有关,相对比较稳定的产业,组织结构或资源分配会相对偏重于今天;但对于像Google这样的公司,就必须发散,因为不知道在Android之后,下一波的平台竞争是什么样的,颠覆性创新的机会太多了。如果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产业,现有和未来的比例是90/10的话,一个新行业可能就是50/50。事实上这不只是资源的配置,还有管理注意力(managerialattention)的配置问题,最终落到高阶经营团队的时间管理上面。

CBR:小企业和大企业在竞争行为特质上有所不同,对这两类企业各有什么建议?大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陈明哲:大企业和小企业在组织结构调整时,关键部分都差不多,最大的不同是速度,很多时候“欲速则不达”。比如IBM就调整了五年的时间,我接触过一家大型公司,建议它花三年调整高管层,但它九个月就换完,后来公司逐渐下沉了。从动态竞争的角度,要看在调整过程中竞争对手会有什么样的作为。比如有些企业是在发展状况不好时进行调整的,但此时要考虑对手会不会落井下石,加速情况的恶化。

转型固然有各种困难,但管理者还是可以掌握一些基本要点。第一,为什么要变?第二,变的方向是什么?第三,改变的过程会怎样?其他诸如沟通等方面都是一些辅助,比如要让既得利益者明白为什么要变,变化会给他的利益带来怎样的再调整,不要令其感到被剥夺等等。

CBR:Tushman教授强调不要等企业开始下滑的时候才去谋变。但时机很难把握。企业如何更好地识别环境中的变化,判断何时进行重大调整?

陈明哲:确实不好把握。而且从动态竞争的角度来讲,假如新的竞争者进入,一种情况是原有的边界改变了,另一种情况是进入了另一波竞争。要在还没下滑的时候推出一个新的产品;还有的公司在新一波竞争开始时马上就想下一波,频率越来越密集,永远有一个“后手”—吉列就是这样,推出Sensor剃须刀之后不到半年就开始研发March3,花了八年时间,这种推出方式被iPhone学习借用了,其实也是在跨行业学习。所以说最重要的在于战略思维,出色的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是看未来,要设想下一步,环境改变之前就有所作为,不停留在被动式、反应式的“术”的层面,而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看到某种天机。

王道的本质是寻求共赢

西方企业优势在于系统规范的管理,但很少触及理念和文化的层次,这其实是我们未来的优势所在,更能形成深层、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CBR:去年有份报告称,多数大型外企已经在逐渐把核心的功能部门转向中国,包括战略、营销、研发等。那么中国企业面临全球竞争时,会有哪些独特的挑战?

陈明哲:相对简化地看,还是回归到人才的国际竞争,这是关键。文化多样很重要,比如大唐盛世,长安有150万人,从西域来的就有5万。当下中国的机制和视野要能接纳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西方人。比如公司开会的地点虽然在中国,但要能考虑到世界各地的需要。很多中国老板希望下属手机永远开机,这在西方是最不切合实际的。

转型最大的挑战是转念,动力往往来自多元化的高阶人才。比如三星,二三十年前还很“草根”的时候就有现代化、国际化的意识,会深入纽约等地去了解当地文化。中国公司在这一点上有很大的努力空间——往往很能拼、忙到没时间想未来,其实有时可以换一下方式。

CBR:西方社会对中国企业防范之心较强,曾有学者建议中国企业向外扩张时,可以适当隐去“中国”的印记。你对此怎么看?这种形势对于中国企业推行“王道”价值观,是否会间接造成阻碍?

陈明哲:其实从动态竞争的角度来看,有时也要采取迂回方式,不去正面攻坚,特别要去并购海外相对比较敏感的企业时。所以心态上需要更多弹性,不妨告诉自己“只要有所参与就是进步”。在国际上,中国往往被视为一个可怕的对手而不是可敬的对手,意味着中国企业家还有更多空间。之所以显得可怕,一是因为国际上对中国缺乏了解,再就是部分中国企业有种“急就章”心态,好像没什么是做不到的。企业的“企”,也是人和止,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总会有一定的范围和规范。我认为做一个专业性的企业很重要,如果有更多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员在一个高科技行业里受人尊重,特别是参加法规的制定,那么就会有公信力,外界对中国也会更了解、更尊敬。

王道价值并不只是中国的观念,我最喜欢的林肯电气(LincolnElectric)就是一家美国的王道公司。它运用互利共赢的方式来管理员工,员工的薪资虽按件计酬、工作权却有保障,共创价值的组织文化是驱动员工行为的关键。王道本质上是一种寻求差异化的理念,关键点首先是如何处理全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和互动,构建商业模式与生态系统。从管理的角度看,“文化”、“战略”与“执行”须紧密相扣,现在许多企业都忽视了“文化”,这其实是我们未来的优势所在,更能形成深层、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西方企业优势在于系统规范的管理,但很少触及理念和文化的层次,多数美国企业全球扩张时的弱点往往在于它太强势;中国企业目前能够表现出和美国企业很大不同,在非洲等地可以成为很好的样板,但很多中国企业还是在重复美国企业的做法,未能把握机会、借镜本身的文化优势,寻求长期的互利共赢。

本文经《中欧商业评论》授权转载,未经许可进行转载,《中欧商业评论》将保留法律追溯权利。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30 浏览:
  • 登山与管理看似不相关 却在不断重合
  • 这是慕士塔格峰,被称为“冰山之父”。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峰上住着一位冰山公主。但是这些美好的比喻和传说并不能给
  • 01-18 关注:167
  • 汪中求:从时间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师一直是“空中飞人”,刚从德国回来就在广西上了两天课,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点半就出门,驱车
  • 01-18 关注:207
  • 郭郑慧分享新生代员工管理要点
  • 在环球资源旗下领先管理媒体《世界经理人》举办的“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福州祥星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郑
  • 01-18 关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义样本:以和为贵
  • 从保定徐水县境内107国道西侧,沿着大午集团自己修建的一条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这里曾经是一块没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远得
  • 01-18 关注:168
  • 零售和分销业在互联网时代遭遇变革
  • 从集贸市场的货摊到超级市场连锁店,零售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导致了今天的规模经济,它们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销能力的支持。
  • 01-18 关注:17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