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机遇挑战并存 抵触变革诱惑利大于弊
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而你的企业又在采取什么举措与时俱进呢?翻开任何商业出版物,你几乎都能看到以上这几句话,或类似的言词。这些话已如此耳熟能详,以至于我们都不怎么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了。但这些话有何意义呢?答案是:意义很肤浅。而这也正是问题所在。
许多人相信我们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想法其实在很多时期都存在。过去似乎总比现在更稳定,因为我们对过去更熟悉。
但是,在过去任何时候,你都可能找到一些时期,在其间整个世界都似乎处于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罗马帝国的崩溃、美洲的殖民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及欧洲的工业革命,还有两次世界大战。在过去400年间,人们从站在宗教的视角看世界转变到了站在世俗的视角看世界,这一点已经在全世界产生了并且还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与之相比,近年的全球化趋势及技术进步似乎也相形见绌了。
所以,我们根本没理由认为当今的变革比过去宏大,或者我们是首批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的人。谁会说微芯片带来的变革一定就比印刷机带来的变革更迅捷、更深远呢?
全球化趋势被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各项变革之中“皇冠上的宝石”,但即使是全球化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明显。一些经济学家以不同的方式证明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程度其实还比不上19世纪末欧洲各帝国鼎盛时期的全球化程度。
培养维持稳定的技能
为什么说这些情况很重要呢?这当然不是为了提出某种学术观点。你可能觉得,探讨早已成往事的社会及历史变迁其实与务实的商界人士毫不相干。 但是,众多商界领袖及决策者都恰恰把以下这种观点当作常识来接受,即过去的一切已经被新时代所取代。
之所以如此不假思索地接受这一观点,是因为各企业都害怕被落在后面。能够从这种恐惧心理中受益的人不断兜售着这种恐惧,这一点自然并非巧合。如果你试图出售变革管理的方案,有一种方法就是让你的潜在客户觉得走入了困境,这样他们就别无选择,只有买你的产品。当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陈词滥调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在走向困窘的境地了。
这一点说明,今天大多数经理人及领导者都不太重视他们的一项核心技能,即维持稳定的技能。管理企业的艺术在于持久,要兼顾连续性与变革。但如果我们对变革产生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就不能维护好企业的稳定。我们很容易犯一个经典的逻辑错误,即变革是必要的,而这就是一个变革,因此这个变革就是必要的。
认为任何变革都是好事的想法害人不浅。这种想法会不断地破坏理性的管理原则。 理性管理原则的一个例子就是成本效应分析。因企业变革而预期将带来的效益可能很诱人,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成本呢?事实上,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在以往努力的成效还未充分显现时,新的一轮变革就已开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计算出成本吗?而在计算变革成本的模型中,我们还必须加上一个在当今企业中最令人不安,但也最难以量化的现象,即“变革疲劳”。又有变动了?又要重组了?这种现象会很快地使员工士气消沉,并且带来人员流动、信心丧失,以及责任感的匮乏。
但是,每个经理人学到的都是,人们“以极不理性的方式抵抵变革”,而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这其实是无稽之谈。假设有天早上,你来到办公室,宣布给所有员工都加薪10%。会有人抵触这一改变吗?当然不会。人们只有在变革威胁到他们利益时才会抵制变革,而不会因为是变革就对其进行抵制。我们要问的问题不是我们应如何克服变革疲劳,而是我们如何解决造成变革疲劳的根本原因。
也许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不要进行变革。
了解变革的真正影响
你可能会说,尽管变革可能威胁到个人利益,但是为了企业利益,还是有必要经常进行变革的。也许是这样。但是,根据详细记录下来的变革管理项目的失败率,有很多变革对企业并无好处。员工抵制变革往往是因为他们比管理层更了解企业。不要以为员工抵制变革就一定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也许他们比你更了解客户需要什么。
这一点其实应该显而易见,因为“隐性知识”正是近期管理思维中的一个时髦用语。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其实员工知道有关企业的所有有用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只存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关键是要通过获取这些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并以对企业有利的方式进行共享,使它们为企业所用。 “组织学习”一直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变革,我们就把这一点抛到九霄云外了呢?如果我们形成这样一种心态,认为对变革的抵触是一个需要
克服的问题,我们就可能忽视一些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员工所知道的变革会真正带来的影响,而对这些影响的认识都是基于实践得出的。每个精明的企业领导者都知道,高管层制定的计划再好,都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基层的实际情况。
持续不断的变革不仅会造成疲劳,同时也会带来其他已有记载的组织问题。变革常常会造成信心的瓦解,因为几乎每次变革都会破坏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即个人与企业间心照不宣但不成文的关系。当变革带来工作环境的恶化、工作强度的加剧,尤其是造成冗余的时候,情况就更是如此。因为有冗余,自然要裁员,这会造成一种“幸存者综合症”,即那些看到自己同事被解雇的员工会变得提心吊胆,并对雇主心存愤恨。
这提醒了我们,仅站在经济角度来看待企业的人力资本是有缺陷的。人们不仅对工作环境有心理依恋,更重要的是,对同事也有这样的依恋。企业不能在剥离一部分人力资本后,还指望剩下的人能跟以前一样地工作。恰恰相反,裁员会带来仇视心理,并有损员工与企业间的默契。举一个在研究报告中已有详细记录的例子,裁员会带来“无效出勤”,即员工虽人在工作岗位,但是心不在焉。
抵触变革歇斯底里症
最为人熟知的“变革歇斯底里症”的例子之一,就是在世纪交接时出现的互联网业的崛起与衰落。在那段时期,人们认为自己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的市场营销及分销方式正在转变。确实,互联网改变了,也仍在改变着许多事情。在某些行业,例如旅游业,互联网影响甚巨。但在另一些行业,例如医疗行业,其影响远远小于预期。
我们并没有像一些专家预言的那样进入“无重量经济”,而是仍然处于“石油时代”,而石油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响与铁、青铜、木材及煤炭对人类过去时代的影响同样明显。全球经济的尖端领域有所改变,但没有出现翻天覆地的转型。
过去认为,在经济领域出现了围绕着互联网而进行的整体变革。这种认识在今天看来是一个错误的预测。这一错误预测带来的害处,不仅在于造成互联网企业数量急增,更严重的是,使得原有的“旧经济”型企业为顺应信息时代所谓的“新常识”而重新规划了未来的发展道路(见副栏《代价沉重的错误预测》)。 但迷恋变革不完全是不理性的。企业如果不与时俱进就会受到惩罚。若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必须知道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紧跟时代潮流。
一家知名通讯企业的CEO在自己的办公室显示公司的股价,所以随时都能对之了如指掌。我们认为,领导人进行变革是需要勇气的,但要抵触股价所带来的日复一日的心理冲击也需要勇气。而这正是最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做的。即使在互联网泡沫破碎的时候,仍有一些企业,例如lastminute.com,因不计较对股票的短线评估,从而度过难关。市场目光短浅,但是企业领导者必须有勇气站在长远的角度看问题。
有时候,经济因素会使人们很难抵触“变革歇斯底里症”,心态也会有此作用。我们现在把变革珍视为成功的领导艺术及管理方式的标志。想象一下,若有一个新晋领导者(不管他是CEO还是某个团队的领导者)说,“我们还是走老路吧”,这会激起怎样的反响呢?
这种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现在已经用变革来定义企业是否成功。
但是,一项针对欧洲经理人的重要调查显示,进行变革主要是为了避免焦虑。人们之所以想要变革,往往就是因为想要别人看到自己有所作为。然而问题在于,虽然各行业及全球各地区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中层管理人士平均在职年限为两年,大公司的CEO为五年。所以,虽然企业有内在的变革倾向,却没有人为未来承担义务。
另外一个驱动变革的重要因素是对标。企业往往把自己跟业内的其他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进行比较,然后效仿其。初看这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细分析后,会发现这是懦弱的表现。
通过对标,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免遭非议。他们可以说:“我没做错事啊。我只是效仿了业内的龙头企业。”难怪有时一家公司犯的错误会在整个业界成倍扩散。
更令人担忧的是,企业效仿的是结果(即龙头企业在做什么),而不是过程(即什么原因促使它们采取这样的行动)。
这是个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效仿结果意味着总是在将你自己与昨天的解决方案相比较。但是效仿过程则意味着在学习带来创新的文化。然而,这些文化都往往是自发产生的,不可能轻易被效仿。
不要不顾后果地变革
在商界,我们经常谈到突破常规思维的重要性。但矛盾的是,我们在庆贺自己突破了常规思维的时候,往往都是我们和别人的想法不谋而合的时候,因为我们都是这个时代常规的奴隶。
回顾一下过去,我们就会看到,其实过去很多想法在现在看来都是明显错误的。当时根本没有人会想到,现代化的工业及通讯技术会被一些国家的专制政府利用,使世界陷入冲突与暴政,而我们现在仍生活在这些现象的余波中。
从中我们足以领悟到,那些看起来最显而易见、最毫无疑问的事情恰恰是最短暂易变的事情。
那么当今看起来最令人确信无疑的是什么呢?毫无疑问,这些事情不胜枚举。但是在商界最普遍的看法是,当前我们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且变革仍在加剧。这一点如此显而易见,以至于都不值一提,但这也恰恰意味着明智的商界领袖会知道这很可能不是事实。
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变革并不存在。变革一直存在,也一直会存在。只是大家应采取更深思熟虑的做法。不要不顾后果或具体情况就进行变革。很奇怪,21世纪的企业居然采纳了这么多20世纪的政界作风。他们钟爱革命、大战略,以及彻底的转型,而对小规模、渐近的改革却很不耐烦。
哲学家波普尔(Karl Popper)既反对乌托邦式社会形式下的专制主义,也反对该形式下的社会民主制。他赞赏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平稳、渐进式的进步。大多数商界领袖都会接受波普尔对政治变革的观点,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却在治理自身的企业时彻底忽略了这一观点。
原文经许可,摘自Haymarket Business Publications Ltd.旗下刊物World Business杂志。World Business登记版权。沈旻译。
Christopher Grey是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组织教授,也是剑桥大学沃弗森学院研究员。
- 登山与管理看似不相关 却在不断重合
- 这是慕士塔格峰,被称为“冰山之父”。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峰上住着一位冰山公主。但是这些美好的比喻和传说并不能给
- 01-18 关注:167
- 汪中求:从时间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 汪中求老师一直是“空中飞人”,刚从德国回来就在广西上了两天课,5月13日傍晚才回到珠海的家中,14日早上8点半就出门,驱车
- 01-18 关注:207
- 郭郑慧分享新生代员工管理要点
- 在环球资源旗下领先管理媒体《世界经理人》举办的“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福州祥星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郑
- 01-18 关注:200
- 中式管理的情义样本:以和为贵
- 从保定徐水县境内107国道西侧,沿着大午集团自己修建的一条水泥路走4公里,就到了大午城。这里曾经是一块没人要的荒地,如今依然偏远得
- 01-18 关注:168
- 供应商管理的亮点:可提升到战略高度
- 第三项原则包括了今年十大管理实践的第6、8项:
·6.社会责任管理
·8.管理供应商
企业领导者都认识到,要
- 01-18 关注:877
- 零售和分销业在互联网时代遭遇变革
- 从集贸市场的货摊到超级市场连锁店,零售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导致了今天的规模经济,它们得到前所未有的分销能力的支持。
- 01-18 关注: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