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发展的眼光,树立正确、客观的藏书建设观念
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发生变化,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共同构成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任何图书馆离开网络资源而幻想靠自己有限的馆藏文献资源来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图书馆藏书发展不能局限于建立一个有限的物理实体的馆藏,而要着眼于对全球信息资源的掌握和选择。除了选择入藏有明显载体形式的文献,努力获取重要的联机信息资源的使用权,也应成为藏书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对图书馆资源的评价方面,不应局限于考察馆藏文献的数量、质量,还要看图书馆能从网络上获取多少资源,以及如何把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转化为图书馆资源的一部分提供给广大用户。但是应该指出,虽然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基础, 但并不意味着网络信息资源可以取代图书馆馆藏文献。那种认为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资源, 因而没有必要花钱去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网络信息资源大多是在图书馆馆藏文献基础上形成的, 目前信息生产者直接以电子形式生产并提供上网的信息资源毕竟不多, 相当一部分文献还必须靠图书馆去搜集、加工,然后转换成电子形式才能提供网上使用。而且,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仍以二次信息居多,即使在今后,是否所有的图书馆馆藏都有可能且有必要转换成全文数据库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没有原始文献的全文提供,从网络获取的二次信息,其使用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各图书馆仍应致力于馆藏文献的发展,使网络资源与馆藏资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
2 从实际出发,合理配置适合读者借阅需求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
随着网络的扩展, 许多图书馆正在改变传统单一的馆藏模式,变静态的收藏为动态收藏加网上信息存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新模式。这一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各类型图书馆的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要不同,在安排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的比重方面也应该有所区别。一般说来,非研究型的公共图书馆,主要承担社会教育职能,担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任务,读者需要的主要是各类型文献,因此,这类图书馆应以扩充馆藏资源为主要任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情况较为复杂。大学生围绕专业课程系统学习,其主要需求集中在馆藏文献方面,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大学生对图书馆新书太少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同时,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又需要从网络上及时、广泛地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采取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建设并重的方针。一些大型的研究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主要是为科学研究服务,因此应该更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总之,各类型图书馆都要从实际出发,在认真研究本馆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馆藏资源与网上资源的比例,从而实现两种资源的最佳配置。
3 加强馆藏资源的特色化建设和馆际互借的协调
在网络环境中, 各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重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各图书馆上网的文献资源具有各自的特色,互不雷同,网络才真正是资源丰富的宝库。如“Internet 网上的WWW 虚拟图书馆就是这样一个由世界各地不同学科的信息资源共同构成的资料库,如生物学方面的信息资源由哈佛大学负责,化学方面的信息资源由加州洛杉矶大学负责,等等。每个单位都开发一个Web 服务器,由它与其他学科的Web 服务器相联, 然后将这些分布在各地的各学科服务器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设在瑞士的主服务器上的虚拟图书馆。”(注:刘兹恒:《论虚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关系》,载《图书情报工作》1997 年第4期。)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彻底转变“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模式,加强在馆藏发展中的分工协调,使各馆致力于馆藏特色化建设。如果说过去我们还缺乏紧迫感的话,那么在今天的网络环境中,解决这个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4 进一步优化对馆藏建设的投入
经费短缺仍然是许多图书馆藏书发展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各类型图书馆都出现了文献收藏量持续下滑的严峻局面,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图书馆提供传统文献信息服务能力,而且会削弱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对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投入。优化投入,就是指各图书馆要根据用户要求、书刊的利用率以及相关工具书确定哪些文献是应该订购的,哪些是应该而且可以从网络上获取的,从而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5 努力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在网络环境中,图书馆藏书发展的内容大大扩展了,如对信息源的选择、甄别,就从传统的文献信息源发展到网络信息源;又如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不仅是馆藏文献的特色化,而且包括如何努力发掘网上的特色资源以及如何开发自己的特色数据库。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藏书发展,不仅是采访部门的工作,还涉及图书馆众多的部门。诸如流通、阅览等部门,为此,图书馆必须通过培训、继续教育、吸收其他专业领域人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人员等方法,除了大力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更要花力气全面完善本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环境下藏书建设与发展工作的需要。更好的为自身所拥有的读者群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