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成本的高低。因此,必须将建筑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同时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最终实现优化项目管理的目标。
1 建筑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1.1 应用后浇带法的施工技术
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和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应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注意做好养护工作。
1.2 墙体砌筑砖
砌体的组砌形式有: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等砌法。砖砌体是由砖块和砂浆通过各种形式的组合而搭砌成的整体,砌筑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砌体中的砖块必须错缝砌筑。砖砌体是利用砂浆作为填缝和粘结材料,将砖块组砌成砖墙。为了使砖墙更加结实牢固,砌筑时必须错缝搭接。
2)必须控制水平灰缝的厚度。按规范要求,灰缝一般为10mm,最大不超过12mm,最小不少于8mm。
3)墙体之间的联结应牢固。理论上认为:两道相互接合的墙体,应该同时砌筑,要保证墙体连接牢固,接槎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砖墙接槎质量的好坏,对整个房屋的稳定性相当重要,接槎不符合要求时,砌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和震动(如地震)后,会在墙体上产生裂缝。
1.3 构造柱与圈梁的施工
1)构造柱施工时,应先把钢筋绑好后,清理柱子根部的落地灰等杂物,并用水冲刷干净,然后支撑构造柱两侧的模板。模板要支牢夹紧,用支撑法或螺栓拉紧使之牢固。
2)对圈梁,可先绑钢筋后支模板,也可先支模板后绑钢筋。侧模立在担上,待钢筋绑完后把模板上口卡住,保证模板的断面尺寸。同时还要防止胀模和漏浆。
3)检查钢筋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主要内容是检查构造柱钢筋直径,箍筋直径和间距;检查圈梁断面尺寸、主筋直径和箍筋间距;钢筋长度不够处的搭接长度是否足够;垫块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等。
4)浇灌混凝土。混凝土要控制坍落度防止漏浆,另外由于构件较小,振捣时要适当。
5)现场养护。混凝土的养护要根据水泥品种和气候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养护时间。
6)拆模。构造柱和圈梁,由于都在砌体中,因此浇灌后2~3d 就可以拆除侧模板。
1.4 墙体裂缝
墙体结构性裂缝是由于上部荷载而引起的裂缝,表明墙体承载力不足或存在较大问题。因房屋结构原因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结构设计计算荷载时有差错,造成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砌体施工质量差,墙体砌筑时灰缝不饱满、厚度不均匀、组砌方式不符合要求等。砌筑砖墙时,未对砖块湿水,采用干砖上墙降低砌体承载力,使墙体日后出现裂缝;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因为在房屋建成后埋设各种管线穿过墙体,破坏墙体整体性,减少了墙体截面面积,削弱了墙体承载力,从而引起墙体裂缝;改变房屋用途,加大使用荷载或增加振动力,从而使墙体受到破坏,引起墙体裂缝。
1.5 浇筑混凝土板蜂窝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砂浆石子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振捣时间不够,造成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6 渗水渗漏问题
由于没有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产生三小间渗水或屋面渗漏。
1.7 材料及处理缺陷
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开支,用于工程的电线、电缆、开关、插座,配电箱盘、灯具等电器,还有用于工程中的成品、半成品及新型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存在质量隐患。工程中还存在门窗套缝隙处理不细,管道顶部周围、内侧及地面、顶棚、墙面的表面抹灰、涂料粗糙,面砖上口不顺直,地面烂跟、过墙管眼不套割、不圆整等问题。
1.8 墙体裂缝防治
窗台下裂缝防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内增设一道dql; 高度超过四层以上的建筑物,底层外墙采用370 墙;底层窗台以下加设一道腰梁, 其中高度120 mm, 高度同墙体配筋4 根12 圆钢,在浇筑时其配筋及混凝土必须交圈。阳台栏板裂缝防治,若为混凝土栏板,其分布筋两端全部与抗震柱锚固。压顶采用2 根12 钢筋,两端与抗震柱锚固。若为砖砌栏板,其两侧沿高度300 mm 设置1 根6 拉结筋与2 根12 钢筋, 两端与抗震柱锚固, 在阳台板拐角处设置4 根12 小构造柱并与栏板有效拉结。外墙抹灰时,在栏板和墙体间易裂缝部位,设置界条。内墙圈梁底处裂缝,在圈梁绑扎和模板加固时, 操作人员不得拢动qldd 底墙体最上一皮砖,若有松动部位将砖缝内的砂浆清除,并用高标号砂浆灌实。框架填充墙裂缝,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并在接缝部位使用钢丝网加固。
1.9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防治
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施工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灌50~100 mm 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并保证混凝土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浇筑混凝土板后3 d 内不得上人操作,底层现浇板厚度不低于12 cm,一般在底层和项层,设计使用双层钢筋,不准留置施工缝。
1.10 浇筑混凝土板蜂窝防治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 米应设中筒或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埋后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后砂浆处理。
1.11 渗水渗漏防治
屋面防水施工必须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在设计无防水要求时,必须进行防渗处理,堵孔用细石混凝土要掺入适量防水材料,面层贴前需对基层作防渗隔离处理。三小间交验前,必须作48 h 蓄水试验。甲乙方及质监人员共同检查,若无渗漏,作好检验记录,各方代表签字,存入技术资料,否则工程不得验收。。
1.12 材料及处理缺陷防治
积极推广采用新型供水暖管道材料,优选推广铝塑管和pp-r 管材管件,对采用的新型材料要严格控制质量,不得使用未经法定检测部门检测的产品,严禁伪劣产品进入工地。所有用于工程的电器产品,必须是取得中国电工委员安全认证的产品,经法定部门检测合格。所有用于工程中的成品、半成品和新型建筑材料,除具有相应的检测报告和推广使用证件外,必须经质监站抽检合格,并核发产品准用证后方可使用,否则,一律不准使用。要完善各级责任制度,做到奖惩分明,确保工程质量。
2 结语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质量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和核心。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保证,必须负责地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使建设质量得到很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