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规矩、纪律的重要性。特别是人多的时候,规矩就起到了很好的管理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管理心理学》读后感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一
通过学习《管理心理学》,让我学到不少的心理学知识,受益匪浅。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是企业主体,是人、财、物诸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因而也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心理学以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为重心。人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人是管理的基础,也是所以需要管理的原因及目的。现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掌握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而管理心理学就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管理领域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和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互相联系的。2、联系性原则:人的心理现象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主体的状况和反应活动紧密地联系着。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与发展之中,所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要贯彻发展性原则。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4、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其中,我觉得在《管理心理学》中,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沟通:指在管理中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络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而人与人的沟通有着很多特殊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不仅限于信息的交流,而且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交流;交流动机、目的、态度等心理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会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因此,不管是面对上司或下属,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使事情进展顺利。以上是我学了《管理心理学》以后的一些肤浅的归纳和心得。深深体会到管理心理学的博大性和必要性,以后将更加注意将管理心理学在工作中的应用,不断地学习理解,使之更好的为工作带来成功。
2.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二
这两天听了xx学院xx教授的《学校管理心理学》讲座,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这里我很赞成他提出的做个正常生活的人、克服自己的情绪化倾向这个问题。
卞教授说,人生活在世界上,世事纷繁,扰人之至,作为生命的个体,很容易导致性格解体现象。也就是说,你的性格解体为另外的一个很陌生的性格类型,甚至你自己都不认识的那种类型。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克服性格中的情绪化。他说,要克服情绪化,就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心理保健。每个人要有自己的自我保健意识。作为一个人,要知道被人接纳、认同是很高的境界,同时在这种境界中还要做到让别人觉得不是被服从的感觉,这是最高的境界。我理解,就是要和别人愉快良性共处,被别人认同,但是不是为了达到让对方屈从于自己的目的,也就是每个人都要有平等待人的良好心态。
二是学会缓解压力。卞教授说,每个人最好能规定每周或者每天的专门时间,是自己反思、发泄的时间,作为自己认知自己、调解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也觉得,当一个人心情不快时,到野外走走,胡乱的唱唱歌,和大树、小草说说话,也都是能宣泄从而平静的好的方法。缓解的宗旨就是先反思再调节。
三是建立运用社会支持系统。他说,每个人都要行善,要有真心的朋友。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要有人来诉说和支持。卞教授说,这个问题要重视,要说,不要不好意思说,把什么都闷在心里对人是很不好的。记得昨天看到一个小文段,就是说一个人的真诚方面的。
四是学会休闲。卞教授说,一个人在遇到困难和烦恼时,不要一味的去排除它,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可以去游玩、唱歌、钓鱼等,用这种方式去遗忘、淡化心里的烦闷。
五是科学用脑。一个人不能无休止的用脑,大脑用多了,会造成心理的压迫和紧张感,这样对于人的心理影响就很大。
对于卞教授的说法,很多我是支持的。作为一个人,在这滚滚的红尘中,很容易迷失、很容易消沉、很容易颓废,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有效解除烦恼的方法,个体就很容易情绪化,很容易走极端路线,很容易把事情做到成为不可调和得事情。
通观卞教授的话,我觉得,个体要多做好事,要多养成积极健康的业余爱好,要学会自己破解心理压力,要善于遗忘生活中的烦恼,要善于和朋友交流对人对事的看法。
做人难,做个正常的人也是难的,如果我们客服不了情绪化的话,就是难上加难了。如果我们能修身养性,尽可能客服性故情绪化,那我们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人。
3.《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三
课程精华回顾:本课主要倡导以人为本,以心治人,人是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教会我们如何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如何改变员工行为态度,如何掌握员工活动特征,从而形成有效行为,达到组织目标。并通过合理的组织体制使人的力量最大化,通过建设组织文化让人心凝聚,不断朝着组织更高的目标与理想前进。
前 言
祝老师以一句“人是万物之主宰”开场,并认为人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源于我们是一个社会的群体。而说到管理,祝老师则以武侠小说中“无招胜有招”的例子给予比喻,告诉我们什么是“管理之道”,即管理的精髓;什么是“悟道”,就是将精髓内容转变成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在管理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祝老师对管理思路的理解简洁明了,他认为“管”就是“安”,安则是配置资源,“理”就是治,治就是处理资源,用一句话概括管理就是合理配置并处理资源。管理资源共有三十九种,其中祝老师认为最为重要、最为复杂是人力资源,由此引出管理的核心观点。既然管理就是把人管好,管人就必须把心管好,此观点也揭示了《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的意义和作用,非常值得我们深究和实践。通过业余时间看完《管理心理学》全部三讲内容,主要感受是对知识的收获,并通过重复观看迸出对管理之道的感悟即感悟到管理的一种“心”的境界。
谈感受——收获知识
在第一讲中,我了解到三种不同时期的管理模式即传统管理模式、现代管理模式、最新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背后都有着对人不同的认识和定性,传统管理认为人是追求利益的理性动物,天生是懒惰,是经济的人;现代管理则认为人天生是勤奋的,天性是善良的,并且是社会的人,具有社会属性;最新管理认为人是文化人,受文化的制约,受文化的影响。对管理者来说,管理好比就是对人性的一种把控,一切从人性出发即以人为本,决定着我们对管理最根本的策略和思路。随着人的思想进步,精神文明的前进,管理也需不断发展、不断优化,从而有了这三种管理模式。
在第二讲《攻心之术》中我学到了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如何改变员工态度,如何个性管理。关于员工激励部分,其实就是动机激励,员工之所以不积极工作,激励不起来不都是动机出了问题吗?当我们丧失了(工作)动机时,再好的工作方法、再舒适的工作环境、再美好的工作氛围,都将是摆设品,那动机源于什么呢?源于我们的关键需要与主要目标。关于态度部分,它其实对我们行为有着决定的作用,一次关于“妇女生育态度”的实验其结论就表明了态度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实验中对生育持有正面态度的孕妇难产率仅为3%(实验对象共75人,难产2人);反之对生育持有负面态度的孕妇难产率高达66%(实验对象共75人,难产49人),同样的事情因态度不同,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就会不同,最终导致结果就不同。那如何改变被管理者的态度呢?课程让我懂得了可通过影响力以及信息的冲击力进行改变,我立刻想到当前所说的“正能量”就是一股很好的影响力,被管理者受到正能量的影响和冲击后就会改变对事对物对人的态度,从而改变自身行为,更有利于管理效率。关于个性管理部分,意思就是员工个性特征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对管理者而言应将合适的人放在一个合适的岗位上从而他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管理效果就会越显著,从中我就学习到了一个新的东西——个性档案,即员工性格特征的信息档案。
在第三讲《组织之策》中,我知道了组织构建首要任务是配置人员,而配置原理则是因事设职,按职择人;其次是形成内聚力,引用课中的一句话:让员工的力量不会四处分散;然后根据组织的需要设置组织体制,并建立组织文化。而课程以《组织之策》作为最后一部分,正是呼应了开场所说的“人之所以是万物之主宰,缘于我们是一个社会的群体”这句话的道理。
我想课程中的每一个知识还需自己在实际中去深究、去体会、去消化,每个知识也不断启发着自己对管理的感悟,通过反复学习和总结,自己将这些感悟化成四颗心来进行分享交流——读人心、抓人心、治人心、安人心(这里人指的是被管理者,也可理解为员工)。
谈感悟
一、读人心
课程认为管理最重要的是管人,管人最重要的就是管心,那如何管心引起了我的思考,并由此感悟:管心需先读心。“读心”即了解员工的内心,例如员工内心的真实想法、关键需要、主要目标、性格特征、心态等。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我们才能从中制定出各项措施,才有可能让员工为工作付出更多的贡献,发挥更强的力量,规避更多人为的管理问题。
本课第二讲《攻心之术》第一部分(动机激励)告诉我们:产生动机的首要条件是关键需要及主要目标,那如何知道这些,就需要“读人心”。本课第二讲《攻心之术》第三部分(个性管理)中,祝老师曾说道“对人的情况越明了,管理方法就越对,管理效果就越能发挥”。而如何对人的情况明了呢?就需要“读人心”本课中祝老师一再强调“管理要以人为本,不能忽视人的心理和本性”,这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要“读人心”。
通过思考和知识的启发,让我首先感悟到的就是“读人心”的管理思路,用一句话概况就是管理要知道员工最需要什么,最擅长做什么,最不能接受什么,最向往什么等,是管心的基础,却容易被忽视。
二、抓人心
当我们了解员工的内心后,我们还必须做出行动,牢牢抓住员工的内心,不仅能促使员工产生最强烈的工作动机,更能促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产生最大的绩效。以上感悟都源于如下的一个思考:
如果我是管理者,知道手下员工的关键需要是自身在企业的发展空间,为了管理更有效,我该怎么做?我想我会让他了解企业的宏远规划及经常传达对青年人员的培养重视性的信息,目的是让员工将企业的美好前景与实现自我价值(马斯洛理论最顶层)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对工作中的激情与积极性,一旦有效,他必然在工作上做得更多,做得更好,甚至会有创新性。
本课《攻心之术》第三部分(个性管理)中,祝老师曾说道“我们应在了解每位员工个性特征后,将他放在一个与岗位工作要求相符的岗位上”,这就是基于员工内心特点而做出的管理行动,体现的就是一种“抓人心”。
三、治人心
祝老师在课程中曾说过“心出现了问题,管理就会出现问题”,我也从中得到共鸣,的确在实际管理中很多问题都归咎于员工的内心,因此要解决还得立足于人心。由此我感悟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治人心。
本课第二讲《攻心之术》第二部分(态度改变)中,祝老师就告诉我们态度能决定人的行为,那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态度呢?我觉得还是人的内心。举个例子,你内心若不认可一个人,态度就会是冷淡、生硬,脸上即使露出笑容也是刻意的;反之,你内心若很认可一个人,态度就会是热情、主动、亲切,脸上会不由自主地洋溢出笑容。因此,若我们的内心能对事物有一个好的认识,好的印象,就会建立一个好的态度,而好的态度表现出的行为就是积极的、主动的、正面的。
由此看来,内心能改变态度,也就能改变行为,因此对于一些人为的管理问题,我们更需要从内心去解决,从根本上去解决,去改变他们的行为,让过程趋于好的一面发展,工作就会产生一种好的结果,如此管理会更有效。
四、安人心
安人心其目的就是能让员工长期心向岗位、心向部门、心向公司,在一种无需管理的状态下自觉地就把工作做好、做快、做精。这就需要长期地去调理我们内心,安定我们内心,其重点就在于我们的企业文化(即组织文化)。企业文化能给我们带来精神层面的力量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启迪,让我们逐步能与公司的管理智慧、核心价值观进行交汇与融合,当我们内心与企业文化走到一块时,干任何工作都将是自愿自主的,自有要求,自有管理,自有约束,对于管理来说也是最成功的。
结 语
我们都知道,一个政府以“得民心才能得天下”为治国方针;星空虽能包容万物大地,却远不及能包容整个世界的人心。由此可见,“心”是最需要征服的,“心”也是最难征服的。管理模式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优化,而 《管理心理学》“以人为本,以心治人”的思路却让我们领略了管理的又一种方式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