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对于一些课外读物都需要多加关注,多看一些有内涵的书籍作品才能让人们的心境变得优雅。《论语》是部经典的作品,在《论语》中的《为政篇》讲解了“信”的重要性,下面为大家推荐《论语》人而无信的优秀读后感,朋友们可以关注本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
翻开厚重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先早已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理念,一种修养,追而求之,歌而颂之。我们的祖先古非常非常重视诚信,讲究“诚”,是指以诚待人;讲究“信”,是因为“人无信不立”。对于“诚信”,《圣经》中说:“诚信比财富更有价值。”莎士比亚也说:“没有比诚信更珍贵的遗产”。由此可见,诚信是人们立身,修德,处事的根本,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它是先进文化的标志。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时代,地处西南边陲的蜀国国力远比北方的魏国弱小。蜀国丞相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而且以诚待人,感召下属,以深得军心赢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有一次蜀、魏两军对峙于祁山,诸葛亮所率领的蜀军只有十多万人,而魏国的司马懿却率有精兵三十万与之对阵。两军交锋时,蜀军原本就势单力薄,偏偏在这个紧急关头,军中又有一万人因兵期将到,必须退役还乡,一下子少了许多兵力,对蜀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服役期满的老兵们个个归心似箭,也有人忧心大战在即,如果战死沙场,则从此无法还乡。谋士与将军们两相权衡之后,都向诸葛亮提出建议,让老兵延长服役一个月,待大战结束之后再回家。这似乎是最好的办法了,但是诸葛亮却断然否决道:“治国治军必须以诚信为本,老兵们已经为国鞠躬尽瘁,他们家中的父母妻儿望眼欲穿,我怎能因为一时的需要而失信于军,失信于民呢?”是他立即下令所有服役期满的老兵速速返乡。老兵们接获这个消息之后,人人感动不已,个个热泪盈眶,都想到如果自己就这么走了,岂不是将丞相与袍泽置于危地?岂不是弃同胞和国家于不顾?丞相有恩,军民自当有义,此时正当用人之际,于是老兵们决定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打赢最后这一场战争之后再走。老兵们的舍生忘死,极大的振奋了其他在役的士兵,大家奋勇杀敌,士气高昂,抱着必胜的信心,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势如破竹,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守诚信才能得人心,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反观当下,市场经济开展的如火如荼,市场道德建设却步履维艰;国富论深入人心,道德论却沦丧世界。曾经,我看到这么一则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欲与国内一家大公司合作,然而在签署和约前,美国这家公司的信息员查到这样的信息,他们欲合作的公司在许诺的抗灾捐款中没有兑现。于是美国这家公司果断决定,不与这家公司合作,另寻新的合作伙伴。这个报道,告诉我们, 不守诚信的人,即使可“赢一时之利”,但一定会“失长久之利”。诚实守信,这是社会的主流,反之,如果没有诚实和守信的品德,就没有光明的未来。
同样,“诚信”会时时刻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诚信”也会时时刻刻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人格,如借钱,借物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要按时按质完成,不能有丝毫欺骗行为;承诺的言语一定要兑现……生活中,只有讲诚信的人才会广交益友,即使是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承诺也要讲究信用,不能随意糊弄孩子,否则危害极大,就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孩子负面影响;学习中,只有讲诚信的人,才会踏踏实实的不断进步;工作中,只有讲诚信的人才会事业有成。
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商之道也。”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我们更加可以认为“诚信”是人与人,国与国的交往基石,离开了“诚信”,其结果是,就如同说狼来了的小童,不讲诚信,枉送性命;甚至像周幽王一样为了赢得美人嫣然一笑,点燃用于战争报警的烽烟,以至国家灭亡。这些血与火的惨痛教训,更验证了诚信是为人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基础不在,精彩何在?对于“诚信”的态度,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重视!让“诚信”永远留在你我身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