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观后感三篇
观后感一:
总是想,如果不是因为《鬼子来了》,恐怕不会四年才能等一次姜文,17年四部电影,从没让我失望过,除了等着点外。中国我最喜欢的导演。
有次和李博聊到姜文,聊到《鬼子来了》,他说有一种很微妙的难以形容的感觉,我说:先给个甜枣然后扇一耳光。他的说,就是这种感觉。在姜文的电影里,福与祸总是相依的,的,所以笑过之后,总是在想后面要什么的事:换来了,与日军联欢后,杀戮开始了;张麻子惩戒了教头,挫了黄四郎的霸气,换来的是六子剖腹......这种感觉让人却不,也因为这样,姜文的电影干脆,不拖沓,没有无用的台词,无用的情节,。在对话时很干脆,很快,这样感觉够爷们,不像陈凯歌,好像总是想往上靠,总是想把每个人物弄得跟大文豪似的,但是文豪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气场能撑得起来,于是本来很的话说出来就变味了,显得有点娘,于是本来的正剧就因为几句台词变成了喜剧,这是他从《无极》以来犯得最多的。呵,这是俩人的对比。
姜文电影里的黑色幽默总有种鲁迅的感觉,尖锐,讽刺,一针见血。但他又有些的,这些在、、台词,甚至是色调里都能体现出来。他有些喜欢南方,南洋式的,《照常升起》里的,《子弹》里的小,建筑的暖色调,天的蓝,的绿,都很,他把北方男人的血性和阳刚放在了南方如画的里,之前和人讨论哪个时(我忘了说的是谁),我说他把两种本不相干甚至有些的放在一起,反而凸显了两种东西的特质,反而让两个东西都显得更纯粹和浓烈。传闻说好莱坞有制作想翻拍《子弹》,我估计他们得拍成个西部片,而且时代背景不好设定啊。姜文反而就是这样,善于把看似的东西揉在一起还不让人觉得,这点早在《鬼子来了》里就得了。
人物是充满阳刚的,是简洁的,有些镜头甚至有点血腥,但画面中暖色的配上久石让的音乐,这是姜文中的。我老是觉得,在那种鲁迅语言的尖锐讽刺和一针见血下,还有些梦幻的小东西(以前学《社戏》的时候,我老觉得鲁迅写在小船上那段有些梦幻):《阳光的里》,夏雨撬开别的门只是进去玩,躲在床下看,从大烟囱里摔下来没有死;《太阳照常升起》里的,会飘动的草垛子,开满的;《让子弹飞》里鹅城城门外那条水。《鬼子来了》里是没有梦幻的,那种电影里不适合有梦幻,有的只是。
不过,我总觉得姜文好像不善于收尾,每部电影的结尾都好像差了点东西,给人感觉就像是之前每一步都走得很,最后一步一脚踩下去软了,不,就像《太阳》里陈冲说那句:“我倒不怕被人摸,就是被他软了一下,我就怕了。”呵呵。话说《子弹》里后面花姐把黄四郎替身追回来的时候重复说:“他跑我就追他跑我就追”那一刻觉得《太阳》里的疯妈附体。 貌似经过了《鬼子来了》的被禁和《太阳照常升起》很多人说,姜文总算想了,《让子弹飞》变得更为大众化。07年《太阳照常升起》和《集结号》的时候,冯小刚说,姜文要是哪天醒过来了拍商业片,我的好日子基本上就结束了。我错了,我不应该看《非2》之前先去看了《子弹》,这让我有了对比。姜文确实站着把钱赚了,赚得有。毕竟,国内四年磨一部的导演没几人了。
观后感二:
三年以后,我们又等来了姜文。
上部《太阳照常升起》够出彩,但只有两种受众,要么绝对天真,要么绝对深刻。这回姜文修炼的更加聪明,他让各种水平的观众都能看到足够好的东西。这一次姜文把自己的野心藏在了表面的喜剧包袱之下。《让子弹飞》是一部商业片,却比国内绝大多数艺术片更艺术。钱挣了,还站着。而且藏得深了,反而站得更直。
姜文年少时向往英雄,成年后用英雄要求自己。在他的电影里,英雄能够做出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儿,英雄一定被浓墨重彩所渲染。在姜文的世界观里,英雄是第一位的。英雄改变社会,英雄创造历史。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英雄。但姜文宣扬英雄主义的时候,他又很清楚英雄主义的弱点,所以夏雨在砸过人砖头以后,需要为大规模群架负责;六子剖腹取凉粉,要以生命为代价。只有当你清楚一件事物的弱点时,你才可以说你真正爱它。
在葛优扮演的师爷死后,剧情突然离开了勉强算安分守己的商业片节奏,进入了一种癫狂之中,讲了一个有关革命的寓言。当张麻子在街上振臂一呼号召大家去进攻黄四郎时,却没人响应,他们等着看谁能赢。直到张麻子杀了假黄四郎回来,他们又一拥而上,跑到黄府抢东西,顺民变成暴民。武举人平日里帮着黄四郎欺压百姓,这个时候他却冲的最猛。整治黄四郎,他也最狠。革命是盲目与投机并行的产物。就像鬼子来了,很多人说是在批判国民劣根性,可是我看完的时候,却是几为我的民族落泪。
本片的首尾几乎是完美的对应。翱翔的鹰,长亭外古道边的歌声,铁道,马拉火车,有节奏感而激动人心的音乐。 然而,开始的时候,是一群土匪要劫车,恣意江湖,斗志昂扬。结尾却是物是人非。仇虽然已经报了,但人死无法复生;目标虽然实现了,但是理想却依然遥不可及。张麻子开始受师爷劝告没有当场杀掉胡万给六子报仇,后来是在碉楼主动让弟兄们撤,姜文在里面扮演的人物变得越来越克制。这其实也就是姜文在学着克制自己。也许可以理解为姜文在“太阳”失败以后的一种反思和内省。可是成熟了以后,也就无法再那么快意恩仇。影片结尾处,姜文骑着马的背影,是怅然的。弟兄们都走了,还带着自己深爱的人。张麻子此刻却只剩铁轨、青山、夕阳和背影,本片表面看是个喜剧,但其实却是悲剧。
影片中多处表现出姜文的日本情结:送六子留洋,先说的是东洋;黄四郎要跟张麻子玩自裁;黛玉和晴雯本是红楼人物,却组成日本名。其实作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思想,并很看重男性气概和尊严的人,欣赏日本文化是正常的。我怀疑姜文参观靖国神社其实并不是因为对记者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回答,而是出于姜文对于武士道精神的认同。
这次主要角色中有6个人出彩,葛优,廖凡,姜武,刘嘉玲,周韵,还有不知道演员名字的老五。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有很多群众演员的表演也很出彩,比如那个最后管张麻子拿椅子的胖子。两次看时我都特别观察了群众起义时中间各个人的表情,基本都到位了,前边的几个特别出色。群众表演没有看出假来,这很不容易。
本片的仰拍很多。快速正反打很多。用了很多侧逆光的镜头来用光晕表现张麻子和他的弟兄的气概。鸿门宴那场戏在饭桌外面布了一个圆环,等距放了3台摄像机,慢速的逆时针转动,结合正反打,效果极佳。类似的方法后面还用过一次。
音乐沿用了久石让给《太阳照常升起》的配乐,因为有足够的情节的缘故,效果比上次更好。有个规律,凡是姜文在很商业的说笑话或者发展必须的故事时,没有配乐;每到姜文玩段风格了,配乐就上来了
这几年来,自己逐渐被很多事情变得很实际。自己能看的进去的艺术片很少,喜欢的艺术片导演更是几乎没有。可是当我看完姜文的片子时觉得,总有一些情怀,值得保留。
观后感三:
《让子弹飞》是姜文石破天惊的作品,这部处处流溢着自由理想主义和“反动”隐喻的电影,靠紧凑精湛的台词和看似混乱无逻辑的节奏,居然神奇的骗过了审查部的那些智障老头们,打入万马齐喑的中国电影市场,把那几个被主子驯得服服帖帖的所谓“三大导演”给彻底地羞辱一翻,宁财神说:“姜文的王朝来了!”我对此表示举双手赞成。
电影时间发生在1920年,中国民国八年,前清倒台,国民党上台执政,通过时间轴线可以分析出,通过黄四郎(周润发)、张麻子(姜文)二人的自述,两人都去过日本,甚至黄还可能去过西洋,会讲洋文,黄四郎和张麻子,都在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黄四郎称20年前与张麻子有一面之缘,可以理解为在日本搞兴中会的一帮人。辛亥革命失败,一个上山落草为匪,凭借手里有枪,伺机下山夺权,一个成为南国地方恶霸,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左右还有鹅城两大家族。这个隐喻很明显嘛,说白了就是国共两党,一个上了井岗山,一个占据南京,两大家族即是四大家族。鹅城就是“我的鸟国”,张麻子一伙人来到鹅城城门口,踏着宽宽的水面,迎接他的是白脸女人和黄四郎的空轿子,正如当年老毛兵临城下湿曰:“钟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张麻子进城后,杀假麻匪示众、击冤鼓,打武举人,对着下跪百姓大喊公平!公平!还是公平,甚至用极为写意的手法发银子给鹅城穷人,这些都是革命党人最初的理想主义情怀,创造一个公平,穷人受益的社会,是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也是他们正义的出发点。
葛优的师爷,其实是前清遗族,傀儡政权,做了九个县长,墙头草随风倒,一会跟张麻子,一会跟黄四郎,手里没了枪,虽然有钦点的权力,仍然被要挟着委曲求全:“我说我当不了这个县长!你非得给我买这个官!我就(才)是县长!我就(才)是马邦德”,这不就是悲剧帝傅仪的一生嘛,葛优演得出神入化,把一个悲剧人物活生生演成了一个喜剧人物。电影最精彩高潮的部分,当属张麻子发银子发枪鼓动鹅城百姓起来造反的情节,太写意了!太传神了,太浪漫了!满地的白银,满城的枪弹,赤身而恐惧的百姓,黄四郎断定:“拿银子,是贪,拿枪,是反,他们没这个胆!”。“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这里面有两层隐喻,一是老毛的经典夺权宣言:“枪杆子里出政权”。有枪就有人,有人就能干掉执政者,干掉执政者就抢到了江山。二是这段台词重复了七次,实际上强烈讽刺国人的懦弱,畏权,从众的心理。即使把枪发给他们,他们没看到恶霸真正倒台之前,宁肯拿着枪在家打麻将玩,也不愿意跟四个先锋党和五十只鹅去打黄四郎那扇看似坚固的门。万民伞,是愚民对政权黄四郎恐惧的象征。愚民随着张麻子们的枪声而彻底崩溃了对黄四郎的恐惧,正如月光下骤雨中万民伞的倒下。当他们亲眼看见黄四郎被砍下人头,这个政权彻底崩塌时,他们一窝蜂地涌进碉楼,疯狂抢夺,即使是黄四郎的亲密下属也临时变节,要把黄四郎打入地狱:我有9种方法弄使他!
成者为王败者寇,恶人在位时,所有人敢怒不敢言,甚至连谋反的胆都没有,而一旦赶下台,连百姓骟乎着要把失败者彻底搞臭,羞辱至死。整个片子充满了一些看似无厘头的情节,黄四郎被打败抄家后,跟张麻子坐在草地上抽烟闲扯,一切天高云淡,神马都是浮云,让人看了好喜感。
黄:“一下子弄成这样,你让我输得很惨!” 张:“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无论是音乐、美术还是电影,其传达意义的手段无非以三种方式,一是平铺直述,二是揭露批判,三是暗喻隐射,在当今以和协为王法的时代背景下,揭露批判这种典型的艺术手段被明令封杀,文化艺术界纷纷靠以我阉割以求自保,张陈二导,本是以批判成名,却改走了平铺直述式的低端路线,《活着》《霸王别姬》本是他们青年时代的作品,却成了自己无法超越的纪念碑。而姜文这次,却是运用了最高明的一招“暗愈隐射”,“这叫比喻!比喻!”黄四郎声嘶力揭的呐喊实际上表达是姜文自己的语言。“不就是赤壁吗?”实际上是在嘲讽那些走低端路线的商业大烂片。
电影的最后,张麻子骑着白马,看着自己的属下坐着马拉火车急急忙忙开往浦东,1911年的上海,浦东还什么都不是,今天的浦东是什么地方?是经济的象征,通俗的说就是搞钱的地方。为什么在电影里会他们去往浦东?张麻子成功的打败了恶霸,夺取政权,给穷人发了钱,也无法阻止他的属下急急忙忙的去搂钱,这正应了黄四郎在鸿门宴说过的:“彼时彼刻,正如此时此刻”,所谓的执政,说白了,就是那么回事,当时再伟大的理想,也阻挡不了贪婪的本性。尤其是下面的跟班人。
去浦东,是点睛之笔,只有姜文敢这么干
发布时间:2020-04-03 作者:华体会体育2串1
来源:华体会体育2串1
浏览:
- 读《无味》有感
- 其实不知道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叫做无味,不过回过头来想想也是这样的,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起一个非常悲伤得让人心疼的名字,让那
- 09-12 关注:44
- 读《超酷天使大肚子爸》有感600字
- 在我们的印象中,爸爸是忙碌的,是高大的,是伟大的,是严肃的。可在这本书里,却有着一个不同寻常的父亲。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是从妈
- 10-20 关注:89
- 《题西林壁》读后感400字
- 读过苏轼写的《题西林壁》之后,再经过郑老师的认真讲解后,我终于体会到了诗中的道理。
《题西林壁》是作者在庐山西林寺石壁上题的
- 10-20 关注:75
- 读《戴银铃的长臂猿》有感600字
- 云南省马戏团的训练师们来到了曼蚌寨,当他们看到了可口诱人的椰汁时,就让长臂猿南尼去摘,结果让南尼逃掉了。曼蚌寨是南尼的家乡,它
- 10-20 关注:79
- 读《神龟侠猫》有感400字
- 说起这本书的名字,大家一定都会好奇地问道:“有这本书吗,我怎么没听过?”是的,这本书并不出名,但是如果你读一读它的类
- 10-20 关注:73
- 读《蟋蟀的住宅》有感400字
- 今天我读了《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文章让我懂得了不要随遇而安和不辞辛苦的精神。
课文主要讲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和不辞辛苦的特点
- 10-20 关注:83
- 《精卫填海》读后感300字
- 这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叫女娃的神仙,也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有一次她坐着小船在海上游玩,在海上遇到了风浪,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
- 10-20 关注: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