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庚学子三下乡:寻访无锡锡绣,走近非遗传承
2022年7月26日—7月27日(撰稿人 汪佳怡 供图 刘畅),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古韵遗艺实践队”无锡锡绣小分队为了更了解、支持与发展属于传统非遗文化技艺,走进薛福成故居,通过实地参观调研、学习如何刺绣、采访当地市民等形式,积极投身于本次社会实践。
薛福成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健康路西侧,是锡绣保护传承基地,也是队员们本次三下乡的主要地点。2007年4月在无锡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薛福成故居成立了锡绣工作室,通过作品创作,理论研习,将锡绣技艺保留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向社会组织公益培训,在积极推进锡绣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为锡绣工作室牌匾 刘畅 供图
无锡刺绣和书画艺术紧密结合,锡绣从书画中不断汲取营养拓展自身表现题材和艺术内涵,采用江南流派淡雅秀丽的画风,并以多种针法来表达画意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画无画不能入绣的“盛景”。锡绣的绣稿来源于书画,但它又不同于书画,多样的绣法和多变的针法让锡绣又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展厅内陈列着许多精细的锡绣作品,百寿图针脚细密,颜色深浅过渡自然,慈祥和蔼的老人身上,细细密密的绣着108个“寿”字;猛虎图中的动物身上的毛发被绣得根根分明,栩栩如生,毛绒感十足;人物精微绣难度之大,价值之高,精美程度之深;花卉图也亦是如此。
图为薛福成故居的锡绣作品 《猛虎图》 刘畅 供图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习这一非遗技艺,古韵遗艺实践队无锡小组特意来此拜访两位锡绣大师——胡晔新老师和邵敏老师。在与两位老师的交流之中,队员们感受到了这一针一线密密缝制出来的绣品的耗时之长、精密程度之高、对锡绣者的锡绣技术要求之严格,而且收获了许多以前并不知晓的东西,锡绣传统针法共104种,在绣法上以缠针、列针、散套针为主,根据物象的需要也运用打籽、高绣和堆绢等手法,提高刺绣的艺术效果,最为出名的即是“彩色双面绣”和“精微绣”。因为这些绣品卷幅微小、绣纹精细,其技艺风格堪称精巧微细,故而名之为精微绣,精微绣讲究“齐、光、直、匀、薄、顺、密”的艺术效果,意在将“精、细、美”发挥到极致,而其中双面精微绣使我印象深刻,老师提到“双面精微绣既要微小,又要惟妙惟肖”。双面精微绣最讲究的就是用线的技巧,捻松、劈线则是基本功。
图为薛福成故居的锡绣作品 《江南水乡双面精微绣》 刘畅 供图
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感受无锡锡绣,邵敏老师特意为队员展示了丝绒,而丝绒不同的份数用途也完全不一样,二分之一的丝绒可用于日用品手帕的制作,四分之一的丝绒可用于花卉的锡绣,十六之一的丝绒可用于树的倒影制作,而八十分之一的丝绒才可在制作人的细节上派上用场。除此之外,还给队员们展示了不同的针,绣花针、钉纽扣的针等等,“穿针引线”这虽然听起来似乎容易,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困难并需要不断练习的基本功。
图为邵敏老师介绍时的照片 刘畅 供图
三下乡的过程中,队员们也特意采访了一些当地市民,从他们口中队员们得知,虽然是当地市民,但是对于无锡锡绣也是并不太了解的,就算有也只是逛街时偶尔会去逛逛锡绣店,从店家的口中了解一些关于锡绣的知识。而对于目前锡绣文化没有被很好推广普及的情况,市民们都纷纷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多开展一些相关活动,让更多人,甚至全世界都能够了解并传承锡绣文化。
图为无锡街采时的照片 刘畅 供图
此次非遗文化传承传播之旅让队员们受益匪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队员们中国的一部分,体现着我国的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承载着中华人民的智慧,反映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文化的强烈凝聚力。这次三下乡不仅让队员们了解了家乡非遗文化,而且提高了团队之间的凝聚力,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在此次三下乡之后,队员们深刻意识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生存发展的不易,作为新时代的时代新人,队员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他们,并且支持传统文化技术的改革。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传承、学习、了解古韵遗艺,助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