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教育当前发展问题及举措
目前我国教育总的来说还是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的,但是细节来说有以下方面还是有些许不足的。
一、学科发展不平衡。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实下来,素质教育在大部分公立学校与应试教育相矛盾,导致素质教育流于表面。现在许多学校在非统考学科方面的课程是比较少的,社团活动也比较少,但是这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不是所有学生自控能力都很好,能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能够收心学习。所以各大普通学校都不敢花费过多时间进行社团活动或者编排音乐美术这些课程。
二、但是我们能看到,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学生能够自我安排时间,丰富自己的课余活动,自己开展不同的活动。但是普及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习还是比较难的,这是任重而道远的。
三、对传统文化教育还是比较缺失的。现在的课程上我们都有与国际化接轨的外语课,甚至是小语种课程。但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类课程占比还是比较少的。同时建立的传统文化课程通常比较笼统,分配到的时间少,无法让学生深刻体会较为完整的中国国学经典,从而导致了有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很了解,并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淡薄。这也是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小学生受国际化接轨的熏陶,对“洋节”的了解比我们传统节日的了解更多,并且有些方言地区提倡普通话教学,让方言的普及程度越来越低,尤其是苏杭地区。这也是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需要一起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重视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应试教育和功利化教育深入人心。现在的基础教育大部分是围绕着升学,这无可厚非,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自我目标,受家长学校的教育压榨之下,到了大学还是不能很好地了解自我需求,享受教育给我们的乐趣。大部分学生只注重获取知识,而对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却不在意。这也是人文教育的缺失。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样口号喊了几十年,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可是,状况丝毫没有改变。重负之下,小学的孩子每天做作业两三个小时,没有了业余生活,中学生有的晚上做作业到零辰一点钟,这样的学习,压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个性,限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摧毁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震耳发馈,引人思考,让人焦虑,重负损害的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这种教育观的倒置和错位已经压弯了孩子的身躯。同时现代教育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知识教育上,而实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缺失严重或几乎没有。我们的民族可能正在失去思想的自由和活力,而走向思想真空和文化沙漠。我们的学生教育内容就是书本,学习就是做作业,各级教育的主要检验手段就是考试,因此,最终极有可能导致我们的学生失去了棱角、失去了思考、失去了自我。学生需要活学活用,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自己不是只有升学这一个目的。
五、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城乡、地区、学校之间差别很大。近年来,我国农村许多地区的义务教育出现了问题,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学生大批流失,大量的农村孩子流向县城学校,使得当地的生源越来越少,很多农村学校学生所剩无几。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孩子涌向县城,造成了县城学校人满为患,有的班级有八九十人。教师面对这么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更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在一些网络平台常常就有“某某一线城市300分上大学”“考生人数庞大的省份600分难上985、211”等言论,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平衡以及城市之间的信息差,常常会导致网络上所谓的“小镇做题家”历经千辛万苦也难能有新发展。
六、中国大学的高等教育存在问题。经过十多年漫漫求学路上的拼搏,孩子们突然想彻底地放松身心,所以,一部分学生就开始玩游戏、谈恋爱、找刺激,从精神上放松学习。高校的行政化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学术研究让位于政治考量,大学功利化严重、商业化严重,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学术尖子或实用型人才。另外一方面是我们的大学“严进宽出”的管理模式。相对于美国“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中国的大学教育管理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抱着蒙混过关的心态度过大学阶段,不具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这是我国大学教育的败笔。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有几个解决方法可以尝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发展多元化教育,细分教育格局,让学生和家长有更多选择。首先,我们要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一方面,将“教书育人”的理念真正地灌输到老师的心中。让他们接受另一种宽松自由的教学观念。这样,他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逐步将这种思想输入学生的脑海中,从而让学生不再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还他们一个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要改变家长们原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让他们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而是要注重孩子们的身心发展。
二、改革考试制度。现如今的高考已成为社会的焦点。人们对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议论纷纷。显然,大多数人认为这种只凭一份试卷决定命运的考试模式对许多考生不公平。我们应该改革这种考试制度。不再以高考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指标,而是将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成绩都考虑在内。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平时成绩,以综合测评作为他们的最终成绩。同时应当打破信息差,让城市与城镇的学生有比较平等的准备时间和竞争机会。
三、借鉴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说起我们中国的教育,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那种呆板、机械式的教学画面。而当他们谈起外国的教育时,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轻松自由、生动有趣的画面。中西的教育理念存在着一定的反差。虽然中外环境是影响这一现象的因素,但中外教育理念的这种反差也应引起国人的反思。不得不承认,国外的教育理念有我们借鉴的地方。对于这种理念,我们要根据国情“取其精华”。同时可以尝试推行走出去战略,促进到国外择校。中国的教育着重在理论教育上,而西方的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东西方教育传统的长短是可以互补的,若将两者和谐地结合起来,对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在其过程中,切记不能舍本逐末,一味崇洋媚外。
四、完善教学体系,推广全面素质教育。教育科目上多增加人文的内容,并加大监管力度,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人的情感、潜力,培养人的性格和理性,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评价、选择能力。要想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社会理念,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考试制度、借鉴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外,还要进一步地完善当前的教学体系。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科教兴国,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落实。我国的教育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还需推广全面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关键还是在于打破信息差,避免“寒门再难出贵子”,让每个人有更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这种新型的教育体系不仅能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培养许多学以致用、创新型的人才,和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相比,学生乐意接受这种教育模式。
总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真正解决这些问题,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通盘考虑,逐步改革考试制度,使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实际相适应。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国家目前已经在进行新的教育改革和新试验,例如山东浙江等地施行的新高考“3+2+1”政策,以及部分高校已经开始综合评价招生等等。相信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能赓续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