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然肃立的湖南烈士纪念塔,是为了纪念近百年来,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湘籍革命烈士修建。纪念塔历经60多年的风雨而巍峨耸立如初,陪伴了几代长沙人的成长,成为无数长沙人心目中的精神符号。
为传递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习先烈们不怕牺牲、勇于拼搏、奋斗的伟大精神。2023年7月9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寻星火起源,绘生态画卷”社会实践团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湖南烈士公园进行参观。一起品读烈士“初心” ,上一场陶冶情操的“必修课”。
图为指导老师杨平平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湖南烈士公园的基本信息
红色历史勿相忘,使命初心要牢记
时光已经流逝,但记忆深刻存在。实践团成员们走过烈士公园,瞻仰烈士雕塑,团队成员表示要始终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同时,成员们在烈士公园发放人们对红色文化了解程度调查问卷,对公园游客了解红色文化的程度进行调研。在填写问卷过程,团队成员与答卷人进行简单交流,一位在烈士塔中工作的讲解员表示,在先辈的浴血拼搏下,她才有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身为一名长沙人,她感到骄傲。团队成员对答卷情况以及交流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及分析,得出结论,虽然答卷人对红色文化了解程度不一,但他们都始终保持着一个共同的认知:国家耻辱不能忘记,使命初心必须牢记。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讲解员
烈士塔下颂英雄,革命薪火代代传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为了更深入了解这片红色土地孕育的英雄,志愿者们一齐进入烈士塔学习湖南这一片红色热土上孕育的三湘英烈。首先印入眼帘有这样一位英烈,让志愿者印象深刻,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钢铁战士。他为革命竭尽忠勇,是红军中的关云长。”这位英雄前辈就是师长张子清。1928年张子清随部队到达井冈山会师,由于在战斗中被子弹击中左脚踝多次动手术,虽然物资匮乏,但战士们将缴获的一包盐留给张子清同志。张子清同志并没有使用,痛苦也只是摸摸这袋盐,在面临众多战士没有药品和食盐处理伤口,形式严重。于是他把食盐交给医生,让医生用它给其他同志处理伤口,其他同志的伤势逐渐好转,而张子清同志却因伤势加重而继续疗养。他这样无私说道:“我的伤不要紧,大不了截去一条腿,变成残废,还能为革命工作!”
志愿者们听完张子清同志的事迹,不禁为他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的大无私精神震撼。而后,志愿者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并在对于其中想要深入了解的英烈事迹向讲解员询问。在观看完英雄事迹后志愿者们肃然起敬,向英烈致敬。唯有铭记英烈故事,坚定理想信念,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唱一首英雄赞歌,英雄常驻在心中
随着讲解张子清同志故事的结束,在鲜艳的党旗照耀下志愿者们齐朗诵诗歌作品——回望,凝眸,一粒盐的轰鸣……节选
“今夜,对盐的记忆从时光的回望里重新燃起
盐是海一生的结晶。海是盐永生的四季。
盐粒,纯洁如白雪飘飘的生命的誓语。
曾经的梭镖红缨枪,还有三八大盖何曾走远?
八角帽上闪闪红星挂霜戴月的日子何曾走远?
两个阶级为了生死命运展开的搏斗如在眼前。
盐粒,披着血丝的火焰已然握在我们手中
握在历史母亲为我们恒久镌刻的记忆上
成为震荡不息的大旗,震荡在我们的天宇。”
随着志愿者们的齐声朗读,不少参观者积极主动加入队伍中,自觉跟随诵读诗句。铿锵有力、响彻云霄的声音,展现出志愿者和参观者们浓烈的爱国主义和强国之心。在诵读诗句结束后,志愿者们主动与其他参观者分享学习心得,相互进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纪念碑前朗诵
追寻英雄故事,赓续革命精神。此次活动让实践团成员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感受了老一辈党员的峥嵘岁月和光辉足迹。实践团成员们也表示要有不怕吃苦、勇于拼搏、锐意进取的闯劲,要有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担当。扛起当代青年绳上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将老一辈革命英雄打下的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发展好。
图为实践团在烈士纪念塔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