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纪实
为探寻苗医苗药文化发展历程,深入挖掘民族医药的时代价值,加强对祖国医学的理解认同,2023年7月18日,薪火实践团老紫蜀道山小分队寻访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中国苗医苗药文化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展现了新时代中医学子的青春担当。
中国苗医苗药文化博物馆成立于2017年,占地面积约为2200平方米,场馆分为苗医苗药文化长廊、苗医苗药体验区、苗药展示区三部分,内存药物标本、基本药物以及配方药物等上万种,其中不乏名贵特色药材,比如来自雷公山上的青钱柳等。
参观内容
一、馆藏珍品
博物馆内藏有清朝印制的《本草纲目》、唐朝时期苗医的诊脉玉石与磨药玉石等珍贵文物,其中的《本草纲目》记载了40多味苗药。这些珍贵文物对于苗医药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蛊毒苗医
蛊毒的说法起源于古歌里的《十二个宝》。苗医中记录下来的中蛊毒的毒物有十几种,如蛇蛊、蜈蚣蛊、全蝎蛊等。
受害者是否中蛊毒可用“药蛋滚”检验。查出的蛊毒虫物形状,每种蛊毒从胡豆莲、鸡爪莲、青藤香、藤红消等多种药物中各取一至二味药物按法服用,如治蛊似蛔方、治中蛊吐血方等,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三、医药理论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跟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简称六因。而六因归根结底都要用产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导致人体生病,所以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的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象比类命名,如双上肢抽搐像鹞鹰闪翅的叫“鹞子经”,色如高粱的“高粱痘证”等。
苗药在药物的应用上遵循“用鲜不用陈”的原则,即现采鲜用是苗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在药物的用法上,一般用煎、煮、熬等方法加工药液内服和外用。用药方法还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选用外敷、点眼、冲阴阳水内服、外洗、药水煮治、热熨法等。
心得体会
“大德行医,传承本草”。中国苗医苗药文化博物馆将苗医药学凝聚的深邃智慧和苗族几千年的养生观念展现出来,成为了当今苗族医药的百科全书。
“参观完中国苗医苗药文化博物馆,我真切体会到了苗医药的独特魅力,对于苗医药的历史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也越发对苗医苗药感到好奇。”参加了本次实践活动的伍泰岭同学感慨道。
队长石仕杰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参观完中国苗医苗药文化博物馆后,我切身体会到了苗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叹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从苗医文化中吸取经验,学习苗医治病方法,充实中医文化。”
收集与传播苗医苗药文化,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化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让更多的人了解苗医、学习苗医、发展苗医,在建设健康中国的道路上谱写新篇章,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铸就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