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泉州海洋职业学院航海交通学院“青春筑梦”实践服务队为加强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对于大学生价值引领作用,通过重走红色足迹,结合党史学习交流会,实现红色教育基地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机结合,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加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前往八•二三战地公园、晋江塘东村侨乡红色记忆馆、蔡本油先生故居、晋江亭顶村红色粮仓、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开展了“青年红色筑梦,薪火代代相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 踏寻红色印记,聆听红色故事
(图:实践队来到“八•二三战地公园”)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对盘踞在金门的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炮击作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炮击金门”,即“八·二三”炮战 ,围头成为中外瞩目的主战场。第一站实践队前往八•二三战地公园进行实践学习,感受66年前的腥风血雨。
(图:实践队向烈士鞠躬)
(图:实践队参观战争与和平展馆)
(图:两位老党员同志向实践队队员诉说历史)
公园内有保存完整的防御作战系统,包括四通八达的地下坑道、地面战壕、碉堡,长达250米。安业民烈祠中摆放着众多小雕像,以安业民为中心,受到烈士们的精神感染,队员们向革命烈士们默哀缅怀、鞠躬致敬。随后对老党员进行了慰问,他们在村委会会议厅向队员们面前知无不言,分享着曾经的英勇行为,现场队员们感触颇深。
(二)踏寻红色印记,探忆峥嵘岁月
(图:实践队来到侨乡红色记忆馆)
为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激发同学们投身基层、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追寻侨乡印记、感受独具一格的闽南建筑风格,实践队奔赴晋江市塘东村开启研学之旅。
(图:塘东村工作人员许贻剑介绍侨乡红色记忆馆)
(图:塘东村工作人员许贻剑介绍蔡本油先生故居)
“塘东村内共有13处防炮洞,防炮洞是当年八二三台海战争的遗迹也是两岸渴望统一的见证...”塘东村工作人员许贻剑向实践队员们介绍着塘东村历史。以著名侨乡、忠义传家、爱国爱乡、回报桑梓书写出塘东村“侨乡红色记忆馆”红色基调,如同一股神奇的漩涡吸引来访者进入其中。这片土地上“忠惠传芳”不仅是一个姓氏的传承,更是一段令人感动的历史,著名旅菲华侨蔡本油先生,早年往菲律宾谋生,致富后不忘根本,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惠及家乡邻里,门联以及看埕堵两则刻着的格言警醒着蔡氏后代不能忘本。
(三)踏寻红色印记,筑牢复兴之魂
实践队来到了晋江市亭顶村开展学习党史、聆听红色故事,通过参观、聆听了解“红色粮仓”“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
(图:曾火炎先生讲述“红色粮仓”的发展故事)
曾火炎先生声情并茂地向队员们讲述“红色粮仓”的发展故事。当实践队员问到:“是什么因素让党组织决定将亭顶村作为地下联络点、物资供应站?”曾火炎先生说:“设立在亭顶村的条件有三个:一是“十三省”大道和“海客路”的重要枢纽,交通便利;二是政治背景可靠;三是精良的群众武装,可以保护粮食供应站。”如今,四处皆可见的红色主题微景观,深深吸引着实践队员以及来访者。
(图:讲解员讲解泉州中心县委历史)
(图:实践队向烈士纪念碑鞠躬)
在内坑镇团委委员镇机关团支部副书记吴金钢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现场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泉州的发展。每一件实物背后的故事,深入了解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成立以来,革命先辈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用鲜血乃至生命谱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传奇的斗争故事,这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令人赞叹革命先烈为解放泉州做出的巨大贡献。
(四)踏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
(图:“青春筑梦”实践服务队合影)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当中,红色基因始终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步路相伴。通过此次社会实践,“青春筑梦”实践服务队深入探寻红色文化,研习党的历史,更近距离地感受历史印记的独特魅力,开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真正实现了大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