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无声自习室已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讨论、合作、使用多媒体资源的学习者。有声自习室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空间,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声声相伴,自习新享”秋季自主实践团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希望通过调查研究,为校园学习环境的改善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循音探需,擘画新程
在当今校园生活中,随着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学习需求的复杂化,学生们需要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来满足他们的需求,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们共同面临一个普遍的难题:寻找一个适合进行有声学习的理想地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践团于2024年11月启动了一项特别的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师生对有声自习室的看法和建议,为学校提供合理化建议,改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氛围与校园文化的发展。
在11月初,实践团队通过线上会议共同商讨并敲定了实践活动的核心议题——探索并推动校园内增设有声自习室的可能性,并且对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配。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线上会议
为深入了解学校师生对于有声自习室的实际需求和期望,该团队计划综合运用电子问卷和现场考察这两种互补的调研手段,旨在收集到全面而细致的信息,进而制定出既具针对性又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案。从而致力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升校园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并最终推动校园环境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聆音析韵,察访探微
为确保调研的精确性、代表性和广泛性,实践团在线上和线下双管齐下。一方面,团队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朋友圈、微信群聊等渠道,广泛传播,以收集全校师生对有声自习室的意见和看法。这份问卷精心构建,包括但不限于对有声自习室的需求程度、期望具备的功能特性、预期的使用频率等,力求获得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以便更好地理解校园内对于有声自习室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团队成员亲自走访校园,对学校内现有的学习空间进行实地考察,如图书馆、综一走廊等,并在令希图书馆的研修间里随机与几位同学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这些直接的交流让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同学们对提升隔音效果、增设多媒体设备以及均匀分配有声自习资源的需求。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分析和建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在研修间采访本校学生
汇声聚智,创意铺陈
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与辅导员李雪辉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和交流。在这次交流中,李老师强调了建立有声自习空间的多重益处,她认为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迎合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还能助力他们在知识、技能和个人发展等多个层面实现均衡成长。李老师对实践团队的调研工作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和重视,并积极地提供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旨在帮助团队更有效地进行调研,并确保调研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也与团委书记李佳泽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同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规划和构建有声自习空间。在这次富有成效的讨论中,李佳泽老师从校园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有声自习空间的创建对于校园文化的充实和学校学习环境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这样的空间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学习平台,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试音核效,汇评呈报
在完成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实地调研后,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汇集并梳理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师生对于有声自习室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他们对当前学习空间的使用频率和满意程度的反馈。团队成员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和深入的分析,以确保他们提出的建议能够切实反映师生的实际需求,并且具备实际执行的可能性。目前,实践团队正忙于编制一份详尽的报告,该报告旨在提出关于有声自习空间的优化和改进建议,并计划将这份报告呈递给学校的相关决策部门。在这份报告中,团队将深入讨论有声自习室的设计构想、功能布局,以及如何在利用现有校园资源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有效的改造和升级。
结音复盘,蓝图展望
实践团队满怀热忱,期望通过他们的调研成果和提出的建议,能够显著提升同学们的学习体验,并为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的繁荣做出贡献。他们相信,通过改善学习环境,不仅能够提供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空间、满足学生对高质量学习空间的需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推动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指导教师李佳泽老师的合影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声声相伴,自习新享”秋季自主实践团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对校园学习环境的一次探索和改善,更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次积极贡献。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师生对校园环境改善的关注和参与,共同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