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乡村教育在我国教育中有很大比重,国家比较重视乡村教育振兴,尤其是对于贫困地区的学校教育。再加上我国农村人口比较多,乡村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地域,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乡村。乡村教育不仅保存和传续了优秀传统,而且也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高地,对于保持农村的和谐稳定作用不可低估。面对乡村教育现阶段的发展,我们湖北师范大学勤敏师范生训练营成员特展开了此次 “寻找乡村最美教师”暑期社会调查活动,通过于对优秀乡村教师的采访,包括询问教学现状,对乡村教育如此恪尽职守的原因,教学以来的收获,对未来老师和师范生的寄语等问题,了解到乡村教育工作的问题和现状,同时询问到老师的建议以及可能实施的对策,在此报告中给出帮助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二、关键词:乡村教师,乡村教育振兴,问题与对策,现状
三、前言:最美乡村教师是我国乡村教师的杰出代表,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工作经历各不相同,但是他们身上都有乐于奉献、昂扬向上、扎根农村、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献身于乡村教育振兴中去,为乡村教育振兴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乡村教师是一个光荣而又普通的职业,担负着传播知识,普及教育,培养农村人才的基础工作。尊师重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乡村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要比城市差许多会遇到城市人难以遇到的困难,而最美教师的寻找是指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产生的先进人物,师德表现和教书育人实际突出,,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是教育部和中宣部表彰的教师,旨在展示优秀乡村教师的高尚精神风貌,吸引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乡村教师群体。但是乡村教师以及其队伍建设仍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在乡村,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条件完成该有的学业,生活条件艰苦。其次对于教师而言,条件艰苦,工资待遇低下,社会地位较低;乡村教师的职业培训受限,职业成长受限;师资匮乏,职域模糊、任务繁重等问题。这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也造成了重大影响,队伍建设变得更加困难,只有极少部分的老师愿意留下来。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此篇调研报告笔者也将从乡村教育振兴下,乡村教师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分析。
四、调查背景:乡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发展关乎农村发展的未来。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乡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农村下一代的重任,只有农村教育发展得好,农村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尤其是在当下社会,农村实行的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当中,乡村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基于现在乡村教师的现状及乡村教育振兴的实施下,特此开展对乡村教师的访谈活动,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乡村教师在当下的问题,也希望有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
五、调查目的:
- 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为了全面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全面了解乡村教师的现状,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探究解决策略,让乡村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能够得到解决,让乡村教师发挥作用,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并支援乡村振兴建设,深入寻找、学习、宣传乡村师德楷模。
- 通过了解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振兴中所面临的困境,让更多教师们能够认识到乡村教育的不足和缺失之处,能够鼓励更多地老师们加入到乡村教师的行列,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感受外面的天地,给他们提供平台绽放自己,发挥才能,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 通过对最美乡村教师的访谈,从乡村教师的角度出发,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当下所处的困境以及他们对乡村振兴教育的认识,在他们眼中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明确以后切实可行的改进的方向。
- 让师范生和未来的老师在实地寻访工作中感受众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优秀乡村教师的良好师风。其次就是能够锻炼我们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调查意义:
- 有利于提高乡村教师的积极性和信心,让乡村教师更加对乡村教育的坚守和坚持,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灵魂,正因为乡村教师的坚守和素质提升才能让乡村教育振兴成为可能,乡村教师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主体、现代化的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教育将学生培养为具有远大理想、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而乡村教师是促进乡村教育创新性发展的源泉,其通过自身的不断成长,保持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有利于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积极重塑新时代的乡村教育的本真价值,培养具有乡土文化气质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儿童,有助于增加乡村人对知识的终生渴望和对学习的持续热情。
- 有利于乡村孩子们的学习及发展,让他们知道他们是被重视的,给他们希望,让孩子们能够摆脱贫困的生活,有更高的追求,改变自己的命运,乡村教师对贫困、留守儿童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教师守护着无数个渴求知识的留守儿童和家庭的人生梦想。
- 有利于发现乡村教师在教育生涯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为以后的改进和发展明确了具体的方向。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教师的付出以及伟大,是他们让整个乡村的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防止了整个乡村文化的萎缩,促进更多有志之士成为乡村教师的一员。
七、调查过程:
(一)调查成员:王雪妍
(二)调查地点: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三)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第二高级中学优秀教师郇冬梅老师。
(四)实施过程:调查前期先进行调查前的筹划和准备工作,确立了课题、维度、问卷及访谈。中期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进行访谈、记录,后期根据访谈结果,结合实际进行综合分析,撰写调研报告。
八、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在基本原则上采取了访谈法,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访谈法再辅之以文献法,整个调查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显得有理有据。
访谈法:我们首先设计了访谈提纲,将一些不便于书面表达,主观意识较强但又十分重要的内容列入其中。针对乡村教师目前面临的问题、个人的解决办法以及对成为一个乡村教师的主观问题辅以对乡村教育振兴的看法,根据被调查者的自身情况和调查的情形,恰当进行提问,及时捕捉有效信息,收集相关资料,适当作出回应,并做好访谈记录。
4.文献法:我们从网上搜寻了大量关于最美乡村教师文章,作为本次调查的参考资料,并为后期的报告提供了知识储备。
九、现状及分析:
- 在乡村教育振兴之下,仍有许多的老师坚守岗位,战胜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站在“三尺讲台”,传道受业解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讲台,有人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照顾着满园盛开的花朵,无怨亦无悔,也有人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对教师最好的诠释,这些乡村最美教师们,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苦,仍然帮助贫苦的孩子们度过眼前的难关,让他们也能奔赴自己的梦想。与孩子们谈话问冷暖和家长耐心交流。
1.询问乡村教师一直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原因。
答:首先,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从小就羡慕两种人,一种是医生,救死扶伤,给患者希望,对他们悉心照料,使他们如沐春风;还有一种就是老师,“一笔一划”,教我们做人。因此,我有志于从事教师行业,我想把自己的经历、学识等教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学会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少走些弯路。其次,每个老师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让孩子们成才!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2.询问乡村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相处。
答:对学生多点耐心和关心。
建立家长群、多与家长沟通、随时家访。
- 通过访谈得知,乡村教师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中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职称晋级、工作范畴等存有疑惑及不满。
1.社会地位较低。教师的社会地位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政治地位是教师应有的政治待遇;经济地位是教师职业吸引力、声望的重要依据;文化地位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等组成的综合体。教师的生活水平及质量由经济收入决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乡村教师在经济地位方面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不理想,这是乡村教师面临的首要困难。二是住房保障问题未完全得到解决,流转安置房数量有限、环境较差,不能保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需求。虽然部分省份给乡村教师发放了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教师的经济压力,但是乡村教师收入处于中下游的基本局面没有改变。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乡村教师家庭因素、乡村教师大部分来自自己的义务,这让乡村教师的收入显得更加微薄。其二,城乡经济失衡。基础教育是由政府买单的公共产品。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方政府财政表现也不相同,一些政府在教育的配置过程中就有了差异,这也是乡村教育力量薄弱,乡村教师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之一。
答:对于生活而言,可能是经济方面,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乡村教师,基本工资不高,这对我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不便。
(二)社会认可度不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把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乡村教师的经济收入与福利处于较低的水平,这让很多人把乡村教师的职业定义为“贫穷职业”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的加快,5年间8000多万农业人口转移成为城镇居民。快速的城镇化进程让部分人误认为优秀的人都留在了城镇工作,让选择成为乡村教师的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多了疑虑。笔者在与部分免费师范生的交谈中发现,很多学生把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看作是进入城镇工作的跳板。
(三)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
大约有六成的教师都是教两门课程,其余的有教一门的也有教三门的,繁重的教学任务给教师带来了许多压力,而且跨学科教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有不便之处,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还需得到解决。
(四)乡村教师师资匮乏,职域模糊,任务繁重
2016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乡村小学教师队伍中代课教师占比近20%。乡村教师缺编严重,部分优秀教师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被高薪聘走。这对于本就人才紧缺的乡村教育师资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来自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的调研数据清晰地呈现了这一现实,普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仅为24.77%,大专冲专(中师)、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22.85% 、31.75%、17.80%和2.83%。优秀教师外流,青年高层次教师难以引进,让乡村教师面临着数量、质量上的双重危机。因位置偏远、进城入学等因素,在贫困地区有许多小规模学校,这样的学校学生仅有几十人,不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配备老师,但学校却仍有行政属性和年级跨度,同样需要完成各项工作,导致了教师数量不足,任务繁重的现象。
(五)乡村教师教学环境简陋
有些学校没有重铸的教学设施,甚至还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教材,在平常的教学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的解决,也不能得到更有效的帮助。部分课程会缺乏相应的工具,比如物理课上没有相应的教具,体育课上缺乏学生需要锻炼的东西,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乡村教师的教学工作,使乡村的孩子们不能充分的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不能够激起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可以相对解决环境简陋等问题。
十、建议:
- 建立乡村教师学习的专项资金制度。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问题,是制约乡村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教师待遇的提高从根本上看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针对当前乡村教育问题政府应该树立新的教育观,切实解决乡村教育科技事业落后问题,通过建立乡村教育经费,乡村教育继续教育等政策,使教师能长期在乡村学校快乐的生活和发展,同时也要通过立法,规定各级政府将教师学习的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支出渠道。多多增加乡村教师的福利补贴。
- 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环境
中华民族尊师重道是传统美德,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师道尊严、程门立雪、张良拜师等精神及历史典故至今仍被世人传颂。教育不单单具有个人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在乡村教育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社会应更加注重营造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弘扬,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尊师重教。让教育为先、教育为本成为社会的普遍认知。注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最美乡村教师”“教育楷模”的挖掘与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舆论导向,让乡村教师更具有荣誉感,在自身价值上更具有认同感,让乡村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尤其在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乡村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家庭教育,这就导致老师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经历,工作压力增加。对此,更要适当增加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能让老师们有更多福利。
- 建立乡村教师职称晋级新机制
除了生活条件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职称。职称不仅是老师工作的象征,也是与工资直接挂钩的。然而对于乡村教师来说,评定职称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是因为乡村的教育资源及生源差,老师的大部分经历都在帮助学生们解决更方面的问题,“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去考虑职称的事。对于这个问题,教育部也发部了相关政策,“当教师工龄满足30年之后并符合相关条件,可以直接升级为高级职称。”对于乡村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福利。同时政策也表示:“各地绩效工资核定要向乡村小规模学校、艰苦边远地区学校等倾斜。各地要继续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着力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待遇,形成学校约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教师待遇越高”的格局。除此之外,还应该首先是制定乡村教师区别于城镇教师的职称评聘标准。在乡村教师职称评聘过程中严格执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不对论文发表、外语水平进行硬性要求,可增加一线教学效果、乡村文化结合、教育现代化推进等新标准。完善教师轮岗制度,城镇教师轮岗期间享受乡村教师的同等待遇,城镇教师进行职称评聘,需有相应年限的乡村教学经历,让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乡村教师也需要有城镇学校的研学经历,并在研修期结束后达到相应的要求。适当偏重乡村教师各级职称比例,建设成一支“下得去、留的住、有发展”的乡村教师的队伍。
- 完善乡村教师津贴制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
- 建立持续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
-
- 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改革,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独立思考空间,不仅仅单纯是教师讲,学生做,而是让学生相互自己有更多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爱好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使课堂成为学生教师共同的课堂。进行乡村认同教育,重塑乡村文化自信。乡村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基层阐释。选择乡村教师的职业,是投身于教育事业,更是投身于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伟大事业。乡村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农事、和邻里、俭持家等都衍生于乡村文化,特别在一些地区仍保留着传统的节日文化。在今天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育应充分利用乡村文化,教人于乡村生活,育人于乡村传统,让真实的乡村教育开展于优秀的乡村文化之中。各级政府在重塑乡村文化的过程中,可以考虑让乡村教师参与到乡村可以考虑让乡村教师参与到乡村文化的重塑中,增强其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加深文化自觉性,不断提高乡村文化自信。乡村学校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校园文化的营造,利用乡村地域特色,结合校园特点,注重特色乡村校园文化的建设,力争让乡村教师与学生成为乡村校园文化的主要谱写者,以带动村落的文化建设。日常教学中,利用乡村文化中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点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教育的趣味。在一些乡村生活中不能实际接触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利用现代互联网教学、VR等手段开展教学,让受教育者感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科技变化,体验双创时代带来的科技红利。通过政策支持、政府重视、学校关注、教学应用四个维度,让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度的认同教育的同时,也在乡村文化自信的重塑中更有存在感。
-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改变单一的卷面考试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对当前阶段的学习,也有利于对以后生活和交往。
结语:乡村教育事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通过此次采访以及查询资料文献,在这篇报告中能够体现出乡村教育的不足之处,希望通过此次访谈,能够让广大青年学生看到教育事业需要发展的地方,让广大师范生了解乡村事业现状,同时给广大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积极学习乡村最美教师身上的优点及美德,阳光向上,奋发图强,认真负责的品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乡村教育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于铁夫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