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跟党力行·寻迹西迁”机械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进行了为期一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阅读了《西迁精神永放光芒》《西迁精神》《交通大学西迁》等近十部记录西迁往事的著作,拜读了《交通大学西迁亲历者口述史》等近百篇史实记载后,精心整理了数十个疑问,在学院研工队伍的帮助下,拜访了丘大谋、赵汝嘉等多位西迁前辈,以期解答心头之惑。
“听党话跟党走”,这是赵老师在讲述西迁过程中说过最多的一句话。赵老师1955年入党,1956年从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的交通大学机械系党组织委员给赵老师四张车票,让赵老师先带着3名青年同学去西安考察。当时接到西迁通知时,还是有很多老师有顾虑的,甚至存在有一部分的“反西迁思潮”,认为交大西迁是“三块钱买了一块大饼”,得不偿失。赵老师说当时只想着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听党话跟党走”是作为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国家有需要,我们坚决服从”。便毅然坐上火车前往了西安。到达西安时,周围的环境让赵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条件的艰苦,赵老师回忆说:“刚到的地方周围都是稻田,甚至晚上有狼出没。住的地方是3层楼的宿舍,冬天积雪非常厚,没有暖气,后勤部帮我们装了火炉,但一到深夜就熄灭了,我们就都会冻醒。”面对和南方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赵老师和其他老师没有叫苦和退缩,反而觉得自己作为年轻人,要多锻炼、能吃苦。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是当代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总要求。而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坚定西迁就是西迁老教授们胸怀“国之大者”的体现。
寻访西迁教授赵汝嘉
丘大谋教授讲:“我是1955年大学毕业,内燃机专业,交通大学毕业直接留校任教了,工作两年之后迁到西安。那个时候就是21、22岁这样,比较年轻。刚西迁时,不少交大教师曾担心过两个问题,一是担心‘大树西迁’后无法在西北贫瘠的土地上‘存活’;二是担心学校迁至西安后,生源质量受到影响,科研攻关人才队伍上难免出现断档。而且当时同班毕业留在上海的相对来说都比我们的收入要高,发展要好。但转念一想,因为我们是年轻人嘛,上海生活条件是好,但是国家需要,我们应当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假如我们这一辈要不来,西安交大的教育怎么搞?能为大西北建设、国家建设培养出这么多的可用之才吗?贡献出这样大的力量吗?如果把交大西迁比做大树西迁,这们这一代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此外,我们还寻访了青年教师孙瑜等多位机械学院青年教师,向他们请教和交流机械学子应当如传承西迁精神。正如丘老师所说:“我希望你们年轻人可以潜下心来,哪怕解决上关键技术领域的一个小问题,积少成多,这便会促进我国制造业迈进一大步” 。倘若我们每个人都舍小家、为大家,攻克国之所需,突破卡脖子技术,为西部腾飞贡献青春力量,便是传承西迁精神,高扬爱国主义的最好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