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寒假实践团在长治调研共同富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广袤的城乡大地,富于创造力的人民是如何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创造美好的生活,又是在实践中如何书写光辉的篇章?这是大工学子普遍关心的问题,更是他们迫切想要寻找的答案。
经过认真查阅资料,多方咨询比较,他们最终将目光聚焦在太行之巅的长治市。作为革命老区和内陆四线城市,这个以往并不显山露水的低调小城,却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取得名义GDP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均突破30%的优异成绩。这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的背景下显得尤为亮眼。长治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密码是什么?促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又是什么?作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青年人,大连理工大学“行栋派•缘溯潞州”社会实践团来自山西各地和黑龙江、福建等地的14名成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3年1月9日至13日赴山西省长治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党的二十大代表、一线实践者面对面交流,探索基层治理经验、产业升级之路、乡村振兴密钥。通过现场走访,在深切感受新时代发展成果的同时,多维度考察了长治城乡社会风貌。
实践第一天,“行栋派·缘溯潞州”社会实践团深入中科潞安高新科技园区,认真了解科技赋能产业振兴进程。在与中科潞安闫总经理的座谈中深刻领会“科技创新是推进产业振兴的引擎。”以厚植人才为基础,科技成果供给为载体,才能持续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随后走访淮海社区时,实践团成员倾听党的二十大代表崔永明书记讲解淮海开拓社区治理新路径,发挥党员众多的优势,实施“五个三”工作法,学习到淮海社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和网格化治理新模式加强社区治理的方法,也为基层群众干部忠诚为党、实干为民的真情实意和常年坚守而动容。
炊烟袅袅乡村梦,晨雁行行早争先。
在作为能源型企业转型发展典范的振兴小镇,李丹老师详细全面地讲解了牛扎根书记带领下振兴村筚路蓝缕、持续奋斗的发展历程。作为2021年度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镇之一,实践团了解到振兴村依托独特的产业优势,在研学、培训、旅游、康养等新产业的培育壮大上持续发力,建设成为集研学、培训、旅游、康养为一体的新型乡村,实践团成员们学习到新型综合产业小镇振兴发展路径。下午,实践团到达南宋乡东掌村参观学习,并与村党支部宋委员、村委会李主任展开座谈,了解到东掌村努力引入多元主体,汇聚多方力量,利用自身的煤矿资源优势,由务农经济产业转变到资源经济产业,后期开始发展旅游业,依托本地厚重的老院文化,塑造了东掌九院的特色IP,引领旅游资源规模化的共富之路。他们的发展过程引发了实践团成员对新时代新型乡镇转型实现共富路径的思考。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实践第三天,为继续深入探寻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及多元价值,实践团前往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观摩振东制药的转型发展成就。实践团成员认真听取宋经理介绍振东制药使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现代化的精准帮扶模式,推动了农民稳定增收与城乡共同富裕,看到了企业在带动上下游产业及产业扶贫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在与宋经理的座谈过程中,成员们体会到振东集团“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企业文化的责任担当。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实践团走进地处太行山深处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在西沟展览馆和申纪兰纪念馆的参观中,了解了李顺达和申纪兰两位劳动模范不平凡的一生,深刻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改,砥砺奋进的公仆情怀。下午,实践团参观了平顺县由农民直接参与经营的香菇种植大棚,以及企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太子龙服装厂,了解贫困乡村共同富裕与持续增收的发展道路。
登西井山巅,看古朴山村如何展露新颜。
实践最后一天,实践团来到沟壑纵横、直入云霄的西井山村。通过实地走访,成员们切实认识到空心山村的环境艰苦,发展艰难,在与村干部交谈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感国家大力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异地搬迁助力村民摆脱恶劣环境的不易,也感受到质朴乐观的村民们在政府带领下实现攻坚克难脱贫致富的信心。实践团成员从村民的生活变化中感受共同富裕道路上取得的卓越成果,为本次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踏梦而来,怀情而去。历时五天,实践团成员于1月13日成功结束本次实践活动。“行栋派•缘溯潞州”实践团走企业,访社区,入乡村,深刻感受了共同富裕路上奋斗者的足迹,充分了解了长治市在共同富裕中取得的成果和尚需提升进步的方向,收获了宝贵经验。展望未来,实践团成员将充分消化吸收运用此次实践成果,为共同富裕贡献一份大学生的力量,并继续投身时代洪流,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大连理工大学行栋派·缘溯潞州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