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道德规范,阐释了各民族血脉相连、互嵌共生的历史事实。对于夯实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根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感召力,培养新时代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增强“五个认同”具有深刻价值,对于助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逻辑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百代之流、汇古今之变,它所具有的强大感染力、生命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源动力。它深刻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价值内涵,是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空间牢不可缺的基因支撑,是丰富与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宝贵精神财富。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紧紧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实现各民族在深层文化基因的互相影响、互相嵌入中逐步发展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思想保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久经考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源动力和内驱力,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思想保证。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所长,其具有的强大包容性和生命力能够为各族学生自觉做到“五个认同”提供思想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各族人民血脉相连、情感相依的思想沃土,其蕴含的共同文化底蕴是各族人民互嵌共生、团结一心,在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拉近彼此之间心理距离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思想来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孕育和形成提供了历史积淀和文化基础,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确立了明确的主线。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旨在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增进共同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各民族的“多元性”充分体现在各民族百花齐放的文化多样性上,也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思想内蕴中,“一体性”体现在各民族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中,也体现在各民族共同的家国情怀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刻阐释,也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在逻辑的经典体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凝聚了广泛共识
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深刻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是顺应时代发展之势的思想结晶,其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能够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深层驱动力。
“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作为以“民本”思想的理论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挥凝心聚魂的重要纽带作用,其蕴含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在民族互嵌社区和民族聚居区,各民族之间普遍形成了互帮互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这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在社会实践层面的有力佐证。正如斐迪南·滕尼斯所提出的:“精神共同体意味着人们朝着一致的方向、在相同的意义上纯粹地相互影响、彼此协调。”各族人民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凝聚精神共识,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各民族间产生了密切的情感关联,这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久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中有待加强的方向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对于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具有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第一线。当前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独特价值,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等若干问题,唯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的育人价值。
(一)从理论体系构建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学理支撑有待加强
一是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不够完善,尤其是关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融合和一致性的研究不够深入,学校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教育内容和要素的甄选存在着局限。二是要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视野。“融入”既不是“生硬捆绑”,也不是“牵强组合”,更不是一种“整体替代”,更不是一种“全面消解”,它是一种有机的融合,是一种共生的共生关系。目前,我国大学没有从理论上对两者融合的机理、方式、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没有达到两者融合的目的。三是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深入,不断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转化和创新发展。在课程资源整合、教学内容选取、问题设计等方面,如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活力,亟需开展相关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阐释。
(二)从教师教育教学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一些教师在整合中华优秀文化和国家统一、进步的过程中,存在着知识结构上的缺失;一些教师在认识和学习上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华优秀文化,在实践中还没有形成一种把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存在着少讲、不讲、不讲的倾向。二是一些教师没有充分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资源,当他们运用中华优秀文化来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时,他们无法深刻地认识到其中的本质含义,从而无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三是一些老师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规律的提炼和总结不足,对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理解、接受和实践机制的认识不足,不能准确地挖掘出与其匹配的传统文化要素,进而影响了教育和教学的成效。
(三)从学生认知特点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层面还存在一些障碍
充分理解、深入理解中华优秀文化,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更是充分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与进步教育的先决条件。在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高校德育工作人员没有充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一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中,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淡漠,认识的积极性和实践的积极性都比较低。二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加之大学各类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育内容的规划,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偏少,比例偏低。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认同程度较低。当前,我国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时,存在着很大的衔接问题。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想让大学生能够在思想上理解、在心理上认同、在实践中践行,需要高校结合实际,找准两者间的结合点。
(一)注重课程教育,筑牢主阵地
课程教育作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与其相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加以创新推进。在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统一进步教育相结合的根本保证。围绕这一目标,有三项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一是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价值意义,地位作用,让各个民族的大学生对“什么是”有更深的了解;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来源,强调了身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必须时刻保持文化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增强了身为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二是要有目标地进行教育方式的选择。它的目的在于找到中华优秀文化和民族团结的契合点,针对当前大学生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和专题性的探讨。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发掘与诠释,使大学生能够在自学中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与解答;采用现场展演或模拟场景的形式,让大学生可以在情景互动体验的过程中,提高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三是开展有目标的辅导班。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和公开优质视频课程,并利用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型网络媒介,让学生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二)推进载体创新,打通主动脉
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更广泛地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他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一种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处的团结气氛。一是创新体育活动的载体。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利用图片展、读书会、影视欣赏等方式,以大学生们喜欢的方式,来展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审美的体验和精神的升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促进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活动的选取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不同民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识特点,根据不同民族学生的认识水平;第二,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引起各族学生的共鸣,使他们能够理解,理解,理解,理解。第三,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悟,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主的、体悟的学习。二是创新组织载体;大学生社团的载体具有严密性、广泛性和群众性的特征,并且在社团活动中具有较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高等院校应鼓励和支持多民族学生成立以学习、交流、探究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推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三是形象化载体的创新。直观教学法由于其更贴近实际、更具亲和力,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库,从中挑选出一些与民族团结进步有关的资源,制作成一些学生们喜欢看的小视频、小课堂、微信等,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向外扩散,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
(三)突出实践体验,唱响主旋律
社会实践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扩展与扩展,它对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里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能离开现实,只是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要注重把理论和现实的结合起来,让大学生们在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的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把理论付诸实践。这与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不谋而合。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能够达到互补互补的效果。一是建设社会、教育、科研、宣传、支教等实践活动,以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二是开展“文化寻根”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历史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故居等地,寻找文化名著,寻找动人的故事,让他们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渊源,在“真情”的体验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强大。三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为主题,指导大学生深入生活,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在国家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四是要注意把握好时机,把握好重大事件的时机。如利用节日假期,如春节,端午,中秋节等,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的宣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信念和精神之根,从而在实践中增强中华文化的信心;利用“七一”、“国庆”、“国家公祭”、“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重要的日子,使同学们牢记历史,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操,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对国家、社会、人格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深刻理解,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学生关切
要使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就必须做到切中要害,切中要害,做出正确的回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解难经验,可以为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一把钥匙,以应对当前的困难与困境。一是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进行整合,总结、提炼出其中的核心要素,并将其转换为问题模型,例如,关于共性与差异,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各民族意识,以及中华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等,我们可以利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与分析。二是在有关理论、政策、价值观念等方面,要明确学生在接受与认同中遇到的困难,并激发他们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来进行学习与领悟。三是针对各族学子在共同学习、生活中所遭遇的现实问题,以及思想观念上的疑惑与迷茫,运用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运用经典事例,加以阐释与开导。总之,要用中华优秀文化的智慧去分析、去解决问题,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中华优秀文化,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大学生心中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孙钰航,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学生)
- 做好口腔护理,享受健康生活
- 在7月7日举行为期七天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中,一批热血青年投身到了口腔护理知识的普及和实践中。他们深入淮北市黎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
- 07-14 关注:11
- 弘扬尽美文化,续写时代荣光
- 为了深入了解王尽美同志的伟大事迹,7月14日,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Red youth实践团来到山东省潍坊市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游记参观学
- 07-14 关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