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非遗苗绣,深入基层调研,助力苗绣产业振兴发展。2023年7月14日,长安大学推普教育赋能,携手筑梦黔行队前往凯里市梅香村开展以“记录苗绣,助力传统手工艺发展”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梅香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凯棠镇东北部,是一个有着丰富苗绣文化底蕴的苗族村寨,该村党支部聚力党建引领,让苗绣这门特有的“指尖技艺”在传承好的同时,逐步转变为“指尖经济”。
凯棠镇梅香村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有幸采访到了梅香村村支书顾兰花。在访谈中,实践团成员就苗绣与其他刺绣之间的区别、苗绣目前的困境和如何保护与发展苗绣等问题向顾书记进行请教。顾书记表示,苗绣和藏绣等其他绣种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代表性和传承性不同,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苗绣主要承载着图腾的传承,例如有些苗绣记录了苗族人的迁徙,将苗族迁徙过程中的食物和衣物等绣在服饰上。除此之外,顾书记讲到了本村苗绣产业的发展历程,从贫穷落后的山村,通过传承、发扬苗绣技艺,成功使得梅香村走向特色产业引领乡村致富的道路上,并成为凯棠镇第一个摘掉“贫困”帽子的山村。在苗绣文化传承方面,对于苗绣目前遇到的最大的困境,顾书记认为,目前刺绣的多数为老年人,年轻一辈的人中已经很少有相关的手艺人,究其根本还是目前从事苗绣工作很少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往往是仅凭情怀来延续,这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要想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苗绣,将苗绣与现代元素结合后推出去可能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例如将苗绣的部分元素作为现代服饰和工艺的点缀
团队成员与顾书记进行交谈
在访谈之后,团队成员在顾书记带领下进入梅香村苗绣产业基地进行参观,一件件不同的苗绣产品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在参观过程中,顾书记讲道:梅香村的苗绣主要以打籽绣为主,打籽绣是中国刺绣传统针法之一。主要运用于苏绣,是点绣的一种,亦称打籽。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绣一针,形成一粒“子”,故名。同时,团队走访了多位苗绣娘,认真学习苗绣的技法,仔细聆听了苗绣娘的讲解,使得每位团队成员对苗绣技法有了基础性的了解。苗绣,这门古老的手艺,在一代一代苗族女人的手中传递。在苗乡,每个女人都是苗绣的能手。这是一个用五彩丝线编织神话的民族。苗族女人用刺绣编织着自己民族最深刻的历史记忆,用刺绣编织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用刺绣编织着对美好生活的最高梦想。苗绣的一针一线,更是蕴含着苗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苗绣
为使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学习苗绣文化知识,顾书记带领团队进入到自己家中,主动让团队成员试穿苗族服饰,真正使得团队成员亲身感受苗族服饰的魅力特色。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才有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服饰艺术。苗族是古代发展至今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不断的发展中,其文化也在不断的传承,更替。
与顾书记合影
生活在这里的苗族人,就像他们手中的苗绣一样,用缝制一针一线的耐心和苦干,为家乡带来锦绣般的发展和蜕变。苗绣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诉说着苗家文化。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传统的苗绣正如守望在山谷间的苗族人,他们热情而温暖,细腻而柔情,期待着与世界分享这一方悠然韵味。本次梅香村的考察调研使得团队成员加深对苗绣的了解,切身感悟到了苗绣的美丽与多彩,当代青年要立志让苗绣瑰宝走进现代生活,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投身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闪耀世界舞台!(文:任锦荣 图:任锦荣 吴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