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党的二十大以来,宁波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精神及省委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要求,围绕高质量绿色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高标准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不断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积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宁波样板。
宁波奉化大堰镇地处天台山余脉,自然生态保护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大堰镇箭岭村建村950多年,以箭竹多而得名,自2017年10月以来,在爱心乡贤刘安芬的倡导下,经两委会商讨后,决定着力打造以“保护饮用水源、整洁美化村容、倡导废物利用、确保垃圾减量”为目的的浙江省首个零污染村庄。
绿色零污染化
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是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教育特色小镇,好山好水好风光。在垃圾分类的呼号还未在全国推行时,箭岭村就已率先开始了垃圾分类行动,“酵素”“堆肥”“环保集市”是箭岭村推行绿色无污染垃圾分类利用的三大特色。
垃圾分类简单,如何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才是令人头疼的难点。箭岭村的大部分垃圾属于农用垃圾,大量的垃圾堆砌严重影响了村子的环境和卫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受全国第一家零污染村北京辛庄村影响启发的刘安芬决定发动村民共同参与利用垃圾制作酵素的公益事业,立志把箭岭村打造得更清洁美丽。
2017年,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刘安芬成立了由50多位村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给每家每户分发干垃圾和湿垃圾袋,湿垃圾又分为厨前垃圾和厨余垃圾,做酵素的原料就是厨前垃圾,主要是废弃的果皮、蔬菜等等。厨余垃圾则是剩饭剩菜之类,不好用作酵素原料,一般经加工后做成有机堆肥,就地消化。
刘安芬带领村中老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并利用厨前垃圾制作环保酵素,在志愿者匮乏时妇女主任康巧叶更是和丈夫独自扛起酵素制作的大梁。这一行动使村中生活垃圾减量达到90%。同时制作出来的酵素不仅能改良土壤,还能代替农药具有杀虫功能。箭岭村每年利用厨前垃圾制作十几吨酵素,主要用于当地20亩酵素水稻试验田和30亩酵素猕猴桃基地,实现了大笔经济收益。每月农历十八,箭岭村还会开展环保集市活动,以“垃圾换积分”“积分换礼物”的机制鼓励村民们进行垃圾分类,进而实现干垃圾的回收循环,降低垃圾污染。
箭岭村绿色零污染建设不仅为其他地区的生态改造提供了借鉴经验,也鼓励着更多地区村镇的零污染开展。
红色价值引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事开头难,作为执牛耳者,先发声先实践面临着巨大的阻力,因此勇立潮头者,必须不惧怕风浪。箭岭村的绿色发展的喜人成绩,在村支书王建国看来,是村民集体的努力与智慧结晶,但在集体奋斗背后,我们看到了以王建国书记、刘安芬老师、康巧叶主任为代表的村党员们的先锋作用。
据王书记介绍,箭岭村常住人口少,常住党员更少,而且多数留村党员也都上了年纪。但是就是这样一群老党员迸发出了能量,使得星星之火,变成希望之光。开展垃圾分类工程伊始,村两委反复开会论证,积极外出实地考察学习垃圾分类优秀模范村,邀请专家到村开展讲座培训;党员以各家为中心的片区为单位,挨家挨户进行宣传讲解。箭岭村逐渐形成了党员发动志愿者,志愿者发动村民的连锁反应链,把垃圾分类推广开来。
妇女主任康巧叶亲力亲为,率先在自家门口建立厨前垃圾回收点,自己动手制作酵素。康主任讲到,为了防止蝇虫,自己每天早上洗好脸就要开始收拾门前的一袋袋垃圾,按照“一红糖三垃圾十水”的比例将垃圾全部倒入桶里做成发酵液。康主任打趣说自己早就已经做酵素做上瘾了,现在是每天停不下来。
刘安芬老师作为整个项目的牵头人,无论多忙,都会出席每一次培训会,更能够细心开导具有抵触情绪的村民,她就是箭岭村村民心中的定海神针。在刘老师看来,村民习惯了以前垃圾随意丢弃的生活,习惯了门前露天水泥垃圾桶,要求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切实际的,有情绪有矛盾也是正常的,处理的关键不在于和这种情绪硬碰硬,而在于疏导,在于让大家看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刘老师发动党员们做好宣传,向村民们讲好垃圾分类,用自己亲身实践来展示垃圾分类后,居住环境变好了;身心愉悦了;制作的酵素让田里的农作物长壮实了,卖出好价钱了;让城里的子女儿孙愿意常回家看看了。刘老师从一个人的“想为家乡做点事”感染了全村人“想为家乡做点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走好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路,需要更多像王书记、康主任、刘老师一样的扎根基层的党员发光发热,做新时代新农村的价值引领者,和群众站在一起,和乡村站在一起。
彩色生活振兴
从红色文化的奠基,到绿色发展的崛起,到如今彩色生活的振兴,都离不开箭岭村人们的乡土情结。当我们询问乡贤代表刘安芬老师打造浙江首个“零污染村”的契机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情怀。因心系故土之情深沉热烈,对脚下土地情谊深厚,即使他们曾走出箭岭、漂泊在外,如今这种情怀亦让他们回归,用自己的力量赋予箭岭更美妙的风景,在那片富饶的土地上为山川湖泊添上丰盈的颜色,为村庄田野注入勃勃生机,以红绿交织的诗意奏鸣,谱写家乡振兴的绚丽乐章。
2013年,箭岭的人们接触到了环保酵素,并研究发展,自此开始了10年的长途实践;2016年,在上海进行了试点;2017年10月,正式决定着力打造以“保护饮用水源、整洁美化村容、倡导废物利用、确保垃圾减量”为目的的零污染村庄;从2019年开始,他们影响了周边村庄,奉化擦亮了生态环境底色,绘就了绿色共富画卷。就是这种情怀的内生驱动、“想做就去做”的勇敢实践精神和“开弓没有回头箭”的毅然决心之下,箭岭村走向乡村振兴之路,开设了志愿者协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正如箭岭村村支书王建国所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箭岭村所闯出的这条彩色的振兴之路,是乡村发展的生动典范。它承载着乡亲们的智慧和汗水,凝聚着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与奉献。这条道路上,乡村经济焕发勃勃生机,红色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生态环境焕发青春活力。箭岭村的成功经验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案例,鼓舞和引领更多乡村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农民朋友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小结
乡愁大堰,洁美箭岭,
赤子之心,燃亮前行,
生态田园,荡涤心灵,
乡村振兴,共绘明天。
(通讯员:董凯悦 李家辉 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