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八皖”红色调研小组寻访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寿县历史悠久,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历史上州来国、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阜陵国先后建都于此,屡为州郡,是豆腐发祥地、淝水之战古战场。公元前241年至前223年楚国在此为都,延续了其800年王朝最后的19年。
寿县作为楚文化的最后积淀地,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二十世纪以来,安徽省境内以寿县为中心陆续发现了众多楚墓,出土了大量文物。1933年、1938年,原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幽王墓,出土了包括楚大鼎等重要文物在内的随葬品4000余件套,这些文物开启了现代楚文化研究的先河。1955年,寿县寿春镇发现春秋时期蔡昭侯申墓,出土文物达584件套,绝大部分为青铜器,同属楚系文物。
寿县还先后出土鄂君启金节、大府铜牛、楚金币等大量举世瞩目的楚国重器,寿县博物馆由此成为安徽楚文化重要收藏、研究、展示基地。
为了探寻楚文化的根源以及近代革命的变化,淮北师范大学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小组(陈宇航,姚炜烨),于2023年7月15日寻访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
小组成员从南门进入到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内。展厅内,精心陈列的文物和珍贵照片,带领参观者穿越时光隧道,重温历史的瞬间。
据了解,安徽楚文化博物分为两个基本陈列和一个专题陈列。基本陈列部分分为"安徽楚文化"和"寿县文明史",通过展示楚国的兴起和寿县的发展历程,让参观者领略楚国的辉煌和寿县的变迁。此外,还有"寿春寿文化"专题陈列,展示了寿春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色。
在博物馆中,通过运用现代博物馆建设、展陈理念和技术设备,展览的形式更为现代化和多样化。通过陈列展品、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调研小组成员更加深入地了解楚文化和寿县的历史。这次参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机会,沉浸在楚文化的魅力和寿县历史的印迹中。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精美的青铜器青铜器作为楚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小组成员看到各种精美的青铜鼎、青铜矛、青铜剑、青铜器皿等。这些器物制作精细,形态各异,细腻的纹饰与古老的铜色交相辉映,展现出楚文化的独特魅力。除了青铜器之外还有格式各样的金器,漆器,美轮美奂,无一不展示着楚韵悠长。
调研小组的成员在一块金字塔型的摆件面前驻足,上面摆满了金钣,这些金钣都是战国时期的高额辅助称量货币,用于大宗商贸活动。不同的金钣上刻有着不同的图案,一些上面刻有战马,象征着战争胜利的荣耀;还有一些刻有植物和昆虫的图案,可能象征着对大自然的亲近。金钣的形式有龟板形,方形,楔形等形状楚金币是楚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楚金币的制作技术非常高超,既显示了楚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工艺的水平,也展现了楚文化的繁荣和辉煌。这些金币也是交流和贸易的媒介,反映了楚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楚金币的存在,不仅是楚文化的宝贵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
走过了楚文化展区我们又来到了近代展区,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寿县居然也是安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在这里诞生了安徽最早的党组织—中共小甸集特支,近代以来,革命先烈灿若群星,辛亥志士叱咤风云,共产党人奋斗不息。他们带领寿县人民勇立革命潮头,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忍不拔,前仆后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寿县大地成长起来的革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投入到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小甸集特支精神”仍激励寿县人民英勇斗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
寻访完整个博物馆,成员们都感慨万千,一方面是这次参观让成员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楚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寿县历史的底蕴。他们被楚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对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感悟。这也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另一方面,成员们充分感受到了当时革命先烈的壮志,先烈们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为了理想和信念,勇往直前,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血肉之躯和无私奉献,为后世铺就了通往自由和繁荣的道路。成员们在观赏这些革命先烈的遗物和照片时,不禁被他们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此次参观让成员们对历史的敬畏和珍惜更加深刻。他们从革命先烈身上汲取到了坚定的信念和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勇气。这也激发了他们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责任感,激励着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