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乡食乡知,科携振兴”实践队于7月25日至7月26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盛国寺村开展了“聚焦生态振兴,助力乡村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迈进盛国寺村,了解当地农情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有幸采访到盛国寺村村民顾先生。通过几经交谈,实践队了解到,盛国寺村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目前,初步划定的本轮耕地保护任务约880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约为1279亩,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其中包括独具特色的一二三融合生态循环模式。
“我们村的生态种养循环农业链条,一方面实行‘羊—肥—稻、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把发酵装置、羊舍、水稻果园、微水池有机整合,实现肉羊养殖和水稻蔬果种植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采用秸秆利用产业化链条,建成高水平的秸秆饲料厂、肥料厂,稻麦秸秆发酵后制成高质量饲料,喂养生态湖羊,湖羊将秸秆饲料过腹消化,产生粪便、沼渣、沼液等制成有机肥料。另外也会培养优质农产品一体化产业链条,运用现代化工厂育苗与富硒苗培育结合等技术,将含硒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加工成饲料,饲喂畜禽,产出富硒农产品,形成‘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循环。”顾先生向实践队员详细介绍。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采访村民,了解当地的基本生产情况。
从“乱排乱放”到“点废成金”
在顾先生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一些盛国寺村的创新农业设施,绿色堆肥箱便是其中让实践队员眼前一亮的一种。实践队员了解到,这是一种用于家庭或小型农场的可持续的有机废料处理设备,它提供了一个环保和高效的方式来转化有机废料为有机肥料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自然分解的过程将有机废料转化为有机肥料,这些有机废料可以包括厨余食材、剩余的蔬菜水果、剪辑的草坪修剪物、枯萎的植物等。
顾先生对实践队员说:“以前的村民乏环保意识,部分农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不当排放和处理废弃物的危害;大多数村民还缺乏科学技术支持,一些农民缺乏科学种植和养殖知识,不了解正确的废弃物处理和排放方式。这些种种因素导致了当地的乱排乱放现象。”
现如今,通过使用绿色堆肥箱等绿色循环设备,将有机废料转化为肥料,大大减少了垃圾堆填填埋的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经过堆肥处理后的有机肥料富含营养物质,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天然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增强土壤的肥力。另外重要的一点是,使用绿色堆肥箱将减少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这对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了解当地的绿色堆肥箱。
“乡食乡知,科携振兴”实践调研团召开第二次会议
总结反思可全面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明确工作方向,提高工作效益。因此,“乡食乡知,科携振兴”实践队就上一阶段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与反思,找出上一阶段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求获得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化。会议伊始,实践队队长张博玲鼓励因地域原因返乡的同学在家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并根据成员们的优势安排下一步实践计划。同时,实践队队员们在会议中提出投稿宣传的分配和计划等,队长进行了详细解答。
图为实践队开展第二次会议。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乡食乡知,科携振兴”实践队了解到了盛国寺村的基本农情;走出课堂,走入田野,学习到了乡村生态振兴的具体措施,通过绿色堆肥等方式真正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