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乡食乡知,科携振兴”实践调研团于7月25日至7月26日在山东省日照市植物园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员对园区内的植物生长及盲人植物园的建设规划进行了学习和记录,并对当地人进行采访,为乡村生态振兴借鉴经验。
探访园区,了解植物种植情况
当地植物园负责人王女士带领实践队员考察园内植物,观察各类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对标识牌进行了探讨学习,同时探索该树木的生长习性和特点,讨论将其栽种到乡村沿街绿化地带的可能性。
探索过程中,队员们注意到悬铃木这一植物。实践队了解到,悬铃木又名法国梧桐,是较为常见的绿化带种植植物;该植物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日照当地土壤属性偏酸性,提供了较为良好的悬铃木生长土壤条件,可以实现在乡村生态振兴中引进悬铃木种植的计划。
王女士带领实践队员观察悬铃木的根部,“这种树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日照作为鲁西南沿海城市,出现台风的情况极少,可以保护悬铃木免受台风的摧残。悬铃木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这一特点恰好满足了乡村生态振兴的基本要求。”王女士向实践队员介绍。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研读悬铃木的铭牌。
同时,实践队员也了解学习到悬铃木的生物防治:种植是基础,防治是关键。危害悬铃木的主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六星黑点蠹蛾和褐边绿剌蛾等害虫。防治上多采用人工捕捉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杀卵、剪除虫枝,集中处理等方法。“对于这一类的生物防治,可以与乡村生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提供生物防治的方法,工具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引进专门的人才,保证悬铃木的健康生长。”王女士说。
深入探索,学习特色区域规划
伴随着探访的深入,实践队员步入盲人植物园区域,学习其规划理念和设计思路,并讨论在乡村建设的可能性。深入此区块,实践队员发现园内建设的人性化,盲人植物园引种栽培了丁香、皂荚、杜仲、薰衣草等形态独特、会发声响、有特殊气味的植物70余种,配以无障碍设施与盲文说明,盲人可以触觉、听觉、嗅觉等进行感受,为盲人创造了亲密接触自然的空间,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
盲人植物园不仅可以为盲人提供良好的体验感受,也可以实现各类人的游玩条件。实践队员考虑到,乡村中盲人单独出行概率较小,通常在家人的陪同下出游。故该区块的规划安排,不仅要满足盲人的大部分需求,还需综合考虑其他人的体验情况。实践队员认为可以在盲人植物园旁边建立小型儿童活动区域,不仅可以为儿童提供活动场地,还可以实现盲人体验的多样化。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学习盲人植物园的平面规划图。
走访调查,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实践队员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对植物园内的工作人员进行随机访谈调查,以获得对悬铃木的种植意见和对建立盲人植物园的建议。工作人员表示:“道路需要探索,首先要有建立盲人植物园的初步构想,其次实地考察、询问和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再做进一步规划。”工作人员鼓励实践队员积极加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来,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品质。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邀请当地居民填写“你对乡村种植果树的看法”调查问卷。
在此次以生态振兴为目标的植物园的探访活动中,实践队员不仅学习到悬铃木的特点、种植条件,了解到盲人植物园的建设情况,还在群众走访中得到了鼓励和帮助,进一步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生态振兴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通过每一位青年的共同努力,乡村生态振兴事业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