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追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2023年7月,河海大学“红色水利遗产调研实践团”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开展调研实践。
忆宋公堤修筑之艰,悟新时代育人之责
“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闻潮声思宋公”,坐落于黄海之滨的宋公堤,是1941年由抗日民主政权阜宁县县长宋乃德率领地方民众修建的捍海大堤,它是党领导人民建设水利设施的历史见证,也是伟大治水精神与文化艺术理念在新时代下的价值体现。实践团走进宋公堤纪念馆,认真聆听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修建宋公堤造福苏北人民的动人故事,了解到在修建过程中县长宋乃德冒雨涉水抱病修堤,众多修堤干部血洒滨海,最终才造就了“阻海波于堤外,造平安于黎民”的宋公堤。随后,实践团实地走访了仍屹立在海边的宋公堤,沿着宋公堤遗址,实践团成员不断追忆着其建设过程中的红色故事,同时也了解到如今的宋公堤仍发挥着重要的水利作用,宋公堤守护的这片海岸,也在新时代书写着新的篇章。
实践团走进宋公堤纪念馆
观串场河沧桑巨变,听白驹会师回响
串场河是盐阜大地的母亲河,纵贯里下河地区南北,是当地的引水泄洪通道和水运大动脉。实践团实地走访了大丰区串场河流域,在调研中了解了串场河建设的前世今生,并了解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当地人民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推进串场河的疏浚,仅在1954-1984 年间串场河就进行了11 次疏浚裁弯,使串场河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沿着先辈的红色足迹,聆听着串场河边的红色故事,实践团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带领盐阜大地人民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精神。悠悠历史,精神赓续,使实践团成员更加坚定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砥砺决心。
访红色基因足迹,察大纵湖畔水情
实践团来到国家级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大纵湖水利风景区,深入挖掘红色水利文化,实地调研湖域水情,并通过实物模型等了解大纵湖区各项基础性、枢纽性、战略性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实践团还来到当地的孙兰生平陈列馆,其身上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投身革命的决心激励着实践团成员努力学习英雄精神,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实践团成员还在大纵湖湖域追溯学习了抗日战争期间北宋庄党支部领导当地群众利用芦苇荡与敌人抗争的红色基因故事,切实感受到了该片区域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深入开展座谈交流,助力校地协同育人
聚焦用活红色资源,紧扣传承红色基因,实践调研团与大丰区水利局开展红色水利遗产传承与发展座谈会暨河海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大丰区副区长朱梅芳对河海大学社会实践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大丰区的整体情况和红色水利文化,勉励调研实践团成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顺风扬帆,学业有成。大丰区水利局局长陈良忠详细介绍了大丰区的水利建设情况,并代表大丰区水利局接受社会实践基地授牌。此外,实践团还与盐城市盐都区水务局、滨海县水利局、大纵湖度假区管委办等单位就红色水利文化、时代新人涵育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进一步探究红色水利遗产的育人逻辑和时代价值。
实践团与大丰区水利局座谈并授牌社会实践基地
实践团与盐都区水务局、大丰区水利局、大纵湖度假区管委办座谈
实践团与滨海县水利局座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治水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建党精神、诠释了初心使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河海大学“红色水利遗产调研实践团”将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在考察红色水利遗产的基础上,强化红色水利遗产的育人实践、扩大红色水利文化的传播范围、丰富红色水利文化的传播手段,彰显新时代河海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