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育爱农情怀,农耕文化进校园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团队成员在巢湖市安巢经开区花山小学多个班级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和支教活动。在与学校负责人联系后,团队成员进入校园内。团队成员在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后,分别前往不同的班级开展农耕文化问卷调查活动。在二年级一班,团队成员采访了一位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团队成员根据问卷调查的内容,询问小女孩一些关于农耕文化的问题,小女孩积极回答,小女孩说,虽然自己没有真正的到农田里面体验耕地的感觉,但是自己的爷爷奶奶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所以对农耕有所了解。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三年级二班,对一位小男孩进行了采访,但是小男孩对问卷调查的一些问题很难回答上来,小男孩说,自己一直生活在城市,接触到农耕的机会很少,对农耕不是很了解。
在问卷调查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在两个班级依次开展支教活动和互动小游戏。团队成员通过PPT、视频、图片的方式,将农耕工具的演变,农耕文化的起源、发展、影响展现在小朋友的眼前,他们聚精会神的聆听着,同时积极回答团队成员提出的问题,与志愿者互动交流。随着PPT的落下帷幕,一部分团队成员开始分发涂色卡纸,另外一部分成员为小朋友粘贴小农人的贴纸。小朋友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自己心中的瓜果蔬菜,在小农人贴纸的映衬下,是如此的栩栩如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来到学校内的种植区,他们依次进入,将刚刚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热火朝天的在种植区内劳动,充分体现了当代“小农人”的优秀品质。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活动和支教交流活动,可以见得,校园内的农耕文化宣传力度需要加强,同时学校也要丰富孩子们获取农耕相关知识的渠道,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兴趣,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都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爱农兴农,农耕文化进乡村
清风徐徐,霞光溢彩。团队成员趁着农民伯伯们忙完农活的时间段来到了朴实的战前村。在缕缕青烟的衬托下,体现了农耕文化来源的淳朴。团队成员在分配好任务后,开始了问卷调查活动。居住在巢湖本地的团队成员,用朴素的方言和农民伯伯交流,农民伯伯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热情的邀请团队成员进入家中。随后,团队成员根据问卷调查上的内容向他们询问。据农民伯伯所说,农耕是自己的职业,种了一辈子的地,非常了解它,但是提到农耕文化,就不是特别清楚,也没有很好的条件去接触到这些。
在和农民伯伯交流后,他们带领团队成员来到他们自己的菜园中,团队成员和村中的小朋友进入菜园中,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引导小朋友清除菜园中的杂草,小朋友也积极主动的劳动,为果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之后的几天,团队陆续在多个村落帮助当地的农民清除菜园杂草,采摘西瓜,采摘花生等多个活动,将农耕文化的内涵在巢湖市周边宣传开来。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团队了解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和对于农田耕作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但他们普遍对农田耕作充满热情和自豪感,对这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然而,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间接的阻碍农耕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知农学农,农耕文化进社区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团队成员来到巢湖市半汤社区进行问卷调查活动。团队成员在分配好任务后,展开了问卷调查活动。团队成员分别采访了社区居民、公交车司机、执勤公安等人群,多角度了解农耕文化的普及情况。社区居民和公交车司机表示,小时候经常会在农田里面耕作,但长大后随着土地的流转和社会的发展,耕作的机会和想法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想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生活,但也会经常在一些社交软件上看到农耕的生活,也是十分的怀念。执勤公安表示,农耕生活更多的是存在于70年代到90年代的人们,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眼界被开拓,更加愿意出去闯,而不是农耕。
经过对巢湖市内多个路口和社区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农耕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怀,但是由于生活的原因,不能够再去接触到农耕,这也间接导致了农耕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社区应该多多组织相关活动,让更多的居民去重温农耕,去发扬农耕文化。
三下乡,感悟农耕之美,传播文化的力量,献出爱心的义务支教。经过调查问卷、参与农耕工作、与当地居民互动的宝贵经历,我深深领悟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价值。在传播农耕文化的过程中,我见证农民对土地的深情以及他们对传统农耕技艺的传承与热爱。通过支教活动,我与孩子们的互动沟通,看到知识的力量,也感受到他们的渴望和潜力。此次活动让我对农耕之美有更深的感悟,理解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并且体验义务支教的喜悦与挑战。
通过本项目多方面活动的开展,团队成员希望唤起社会各界对乡村发展的关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重新认识乡村,回归农耕文化,成为农耕文化传播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