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3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7月6日,塔里木大学“践行胡杨精神,讲好老兵故事”红色文化志愿服务宣讲团前往阿拉尔市桃源社区塔水处小区,寻访抗美援朝老兵马朝武老人,聆听老人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和扎根边疆的故事。
93岁的马朝武老人,是一名拥有74年党龄的老党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62年携妻子祝秀芝和一岁的长女踏上了西行的列车,跟随部队来到人迹罕至的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农一师阿拉尔,自此开始了一生扎根边疆的故事。
在访谈过程中,当马朝武老人回忆起当时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形,老人侃侃道:“当时我十八岁参的军,还不知道要去打仗,领导通知我们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去了。后来,在忍受着严寒天气和食物短缺的同时,我们的装备也远远落后于美国。面对艰苦的条件,我们从未想过放弃,我们能赢靠的不只是我们人多,而是我们知道,我们的后面就是我们的祖国”。
退役后,马朝武老人携妻子和长女来到新疆,自此一生扎根在了新疆,六十多年过去了,老人再没有回到家乡,从一片荒芜到绵山麦海、绿树成荫、高楼林立,他成了发展的建设者和参与者,更是见证者。
“现在年纪大了,我还是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作贡献。”马朝武老人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大漠荒原,苍苍胡天穹庐下,丰碑无言:三五九旅的光荣传统,宣示着钟情交织的信仰理想。这种精神,是南泥湾精神的延续,是兵团精神的生动佐证,是胡杨精神的深刻诠释。
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我们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老兵精神,雄赳赳、气昂昂,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之中。
(文\刘珈伊 摄\张楚琦 胡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