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在基层实践中磨炼本领增长才干,在教育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喻梦同行,筑梦未来”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于8月15日赴恩施建始县红岩寺民族小学开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
恰逢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带着对恩施州的祝福和期待来到红岩寺民族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据悉,红岩寺民族小学是全州唯一一所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学校,并被教育部授予“全国特色学校”荣誉称号。志愿服务队结合该学校多民族、学生年龄层次不一等特点,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模拟法庭、法律情景剧等特色法律活动,同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传统文化大课堂,为同学们讲解传统戏曲、汉字演变、青花瓷、民族服饰等传统文化。8月23日,传统文化课堂正式开课!让各民族的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唱念做打——戏曲文化博大精深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志愿者首先给大家普及了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的发祥地区、起源过程及发展现状。然后着重介绍了国粹——京剧的生、旦、净、丑等行当所代表的角色。最后选取地方戏曲——黄梅戏中的经典片段《女驸马》作为教唱曲目,以身示范,手把手教唱,同学们仔细琢磨、认真领会黄梅戏的细腻唱腔和质朴身段,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韵味和魅力,让经典传唱,让非遗传承。
(图为志愿者带领同学进行戏曲展示 王旋 摄)
横平竖直——汉字文化源远流长
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志愿者们首先从甲骨文到行书讲授“汉字七体”的总体演变过程。然后带同学们识记甲骨文的文字形状和书写方法,包括常见词语和成语的甲骨文写法。最后,引导学生们在黑板上进行默写展示。课堂丰富多彩,笔墨飘香,学生们踊跃互动,加深了对传统汉字的了解和记忆,增强了对汉字文化的自豪感。
(图为汉字文化课堂 王旋 摄)
窑火千年——陶瓷文化历久弥新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志愿者借助多媒体设备以“China”一词为延伸讲述了中国陶瓷的演变。课堂上以青花瓷为讲述重点,向同学们讲述了青花瓷的烧制过程与绚烂的花纹中所蕴含的中式美学。最后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大家一起绘制青花瓷的花纹,让鲜艳明亮的蓝色绘入七彩民族之中。
(图为同学展示手绘青花瓷 冯雨 摄)
各美其美——服饰文化五彩缤纷
石榴籽籽心连心 民族团结一家亲。志愿队结合学校学生各民族分布广泛的特点开展“民族服饰我来说”活动,课堂开始前大家纷纷举手讲述自己民族的独特服饰或是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服饰特点。最后志愿者以民族服饰为切入口讲述了各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让民族团结“学”起来,民族服饰“亮”起来,民族文化“活”起来。
(图为志愿者为同学讲述民族服饰 王旋 摄)
“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通过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华文物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一颦一笑、一笔一画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各民族少年心中种下一颗文化传承的种子,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谱写新时代和谐奋进的华彩乐章。
(图为志愿服务队与学生合照 王旋 摄)
(文字:华中科技大学 王旋 宋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