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终朝采蓝,不堪一詹,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靛蓝成青的记载。将缪蓝编织成衣,以染缸为笔,棉白布为纸,在一浸一染里,绘出蓝白的花。这是一个传承的故事,有些东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反而会随着故事的传述一直传承下去。
为了响应二十大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号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擷芬芳,灵起南通”寻访实践团以传承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为社会调查主题,于2024年7月12日从南京出发至南通市,通过网上媒体以及当地实地寻访,最终探访到了了南通蓝印花布的根源——王家匠人的世代传承。
团队前期在拍摄王振兴老先生的纪录片中找寻到了老先生的住址,然而因在7月13日实地导航未果,团队一行人便兵分两路,在南通通州二甲镇向当地百姓进行实地问路,在三四位好心阿婆阿爷的帮助下,最终成功地
到达王振兴老先生的家里,幸运地遇见了一代传承人王振兴老先生以及二代传承人王老的儿子王建勇先生,并且在二位的讲解下,对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据王振兴老先生介绍,南通蓝印花布最初叫做老蓝花布,在1972年,因他们做的一种款式被上海纺织公司看中,为了更加利于老蓝花布的传播与发展,前辈们商量过后决定将其改名为蓝印花土布,由此将南通的老蓝花布传承下来,从最初传播到上海、北京到如今,蓝印花布已经出口到日本、香港、意大利等地,属于蓝印花布的世界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同时,王老先生在促进家乡蓝印花布流行与传播的同时,也不忘将南通的蓝印花布工艺向各地传播,例如浙江桐乡、山东兰陵县等多地,都深得王老先生的深传,甚至在面对日本探讨蓝印花布工艺的邀请时,王老先生也丝毫不藏私,耐心指导,为蓝印花布工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倘若以上让我们团队看见的是王老先生那份心怀天下的气度,那么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我们更是因其平易近人“接地气”的姿态而感动。王老先生说,他愿意接待每一个来访问的人,哪怕我们是学生,哪怕我们不购买任何成品,他也愿意为我们提供任何我们需要的东西,愿意耐心地为我们介绍两个小时左右的蓝印花布,在王老的身上,让我们看见的是匠人身上的一种大爱,一种无私,一种传承的责任与使命感。
随着王老先生儿子王建勇先生的归来,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又前往他们家的作坊,细致地参观了蓝印花布工艺的制作场所以及制作用具。在王建勇先生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了蓝印花布工艺背后的不易,一张精美的板式往往需要一位匠人花费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刻成,同时此工艺对匠人的技术要求也极高,柔软的板式一旦刻坏将意味着匠人一个多月的精力将前功尽弃。蓝印花布手工制作的不易引发了我们对其传承持续性的担忧,王建勇前辈也对此表示无奈。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中断问题,我们往往将其寄希望于政府的扶持,或者商业价值融合与发展,然而前者也只能对其产生帮持作用,并不能成为非遗持续性发展的永恒动力,但是商业价值的实现却为此提供了一丝可能性。南通蓝印花土布的发展至少已经迈出了文化产业化的第一步,其未来的发展,我们仍对此保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