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至2月12日,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展了一项以“‘双减’政策实施效果调研”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全面了解“双减”政策实施三年以来,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优化教育生态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成效。学院共组建了二十余支实践团队,吸引了百余名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们利用寒假返乡的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调研范围覆盖了江苏、河南、湖北、陕西、福建等20多个省及直辖市。调研团队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了家长、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对“双减”政策下作业量、课后服务质量、校外培训治理等问题的真实反馈。
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家长表达了对“双减”政策的支持。一些家长表示:“‘双减’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和精力负担,避免了因过度校外培训而产生的教育焦虑,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还有家长谈到:“现在孩子有更多时间培养兴趣爱好,比如体育锻炼、艺术学习等。我们也会带孩子多出去走走,爬爬山、逛逛公园,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增强体质。这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生活,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此外,学生们还走访了各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社区文化站等场所,与相关负责人交流,了解“双减”政策对青少年课外活动参与度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通过此次调研,学生们不仅对“双减”政策的实施成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发现了政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课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持续发力。同时,这次实践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锻炼能力的宝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为“双减”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实践参考,也展现了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子关注教育发展、投身社会实践的青春风采。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