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漫”心向国调研团队聚焦本校师生群体,围绕”动漫对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影响”主题,通过问卷访谈、焦点座谈、实地观察等形式展开深度调研。团队共发放线上问卷13621份,回收有效问卷12041份,结合线下访谈数据,系统梳理动漫文化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现状及其与国家认同教育的关联。
一、动漫普及率高,正向价值观传递成关键
调研显示,受访学生中,76.9%有长期接触动漫的经历(含1年以上),其中每周观看时长超过3小时的占比达64%。在“动漫对价值观影响”的提问中,59.7%的受访者认为动漫“正向影响居多”,7.6%认为“正负参半”,仅3.5%认为存在明显负面影响。团队成员管理学院学生杨同学表示:“《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让许多同学重新思考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数据进一步表明,68.4%的学生因观看动漫对国家历史文化产生兴趣,73.8%曾在作品中感受到民族精神或爱国情感。
图1 调研团队成员在学生宿舍进行线下问卷收集
二、 文化载体新探索:动漫助力国家认同建构
在“动漫是否可作为传播国家文化的有效载体”问题中,63.9%的受访者表示“认同”和“非常认同”。调研团队发现,故事情节(77.4%)、角色形象(71.1%)、文化符号(58.7%)是影响学生国家认同的核心元素。针对日本动漫的影响,36.1%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负面作用,但22.9%认为“正负影响参半”。团队成员杨同学在访谈日志中写道:“《鬼灭之刃》虽受追捧,但同学们普遍更关注其中'守护家人'的东方价值观,而非单纯模仿日式叙事。”
图2 调研团队成员在学校快递站旁进行线下数据收集
三、教育创新:动漫融入国家认同教育的可行性
通过调研可知,72.5%的受访学生支持将动漫融入国家认同教育。针对具体形式,“开设专门课程”(62.5%)、“举办主题讲座”(64.3%)、“组织创作比赛”(65.1%)呼声最高。团队同时关注潜在问题。数据显示,65.3%的受访者担忧“内容良莠不齐”,68.6%认为“娱乐性冲淡教育性”,另有70.5%指出“教师动漫素养不足”。对此,调研报告提出“建立国漫精品库”、“开发师资培训模块”等解决方案。
图3 调研团队在学校操场对学生进行线下问卷访谈
四、青春聚力:以实践探寻文化自信新路径
此次调研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夯实数据基础,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的文化使命感。团队负责人廖同学表示:“动漫是连接青年与国家的文化纽带,我们期待通过更多创新实践,让国家认同教育‘活起来’。”未来,团队计划与本地文创机构合作,开发以壮族文化为背景的动漫短篇,助力边疆地区文化传播
青春视角解码文化密码,实践脚步丈量家国情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子以扎实调研为基,为动漫赋能国家认同教育贡献青年智慧。(供稿人:廖婉君、况虎豪、杨夏秋、刘丽蓉、陈佳钰、何明科、黄禾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