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留守儿童如同深山之中的苔花,幼小而茁壮。我组成员们曾经如他们一样,努力盛开,如今已经走出山村乡镇的我们,决定于假期组成实践团队,主动回望,伸出援手,正因我们经历过那份孤独,才希望能给予他们一丝温暖。
“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我组两名成员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分别实地走访自己的故乡,采访曾经的自己。
7月11日与13日,我组成员毛润妮前往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三合村实地走访了四位对象。刘三姐镇青山环绕,风景秀丽,无奈有山路崎岖,随着经济的发展,多数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大量留守儿童只能与祖辈们一起生活。第一位采访对象是一个还在上小学的男生,有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小男生在回答时虽有些怯懦,但精神面貌良好,与其奶奶的互动也温馨有爱,父母的缺失得到了爷爷奶奶的补填。随后,毛润妮同学又采访了一个还在上小学的男生,父母离异且均外出务工,孩子在市里就读,借住与同学家中。在回答问题中,他表现的很开朗轻松,但在触及父母的问题上,却沉默少言。家庭背景的特殊和寄住的无奈让他更为敏感自卑,虽然老师会多加关心,但内向的性格让他少有亲密的朋友,只是将开朗作为自己的保护色,我们感同身受但能力微薄,只得送了些礼物便匆匆结束。第二天,毛润妮又来到村中与村里就读小学的两个孩子交谈,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父亲外出务工,身边虽有母亲陪伴,但孩子因环境所限,对自己未来并没有什么规划,我便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希望他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之后的采访对象是刚中考结束的女孩,因父母带病重的弟弟求医,被迫成为留守儿童。虽然父母时常关怀,学校与政府也有给予相应的照顾,但留守的生活还是让她缺乏安全感,我们有心帮助却只能用苍白的言语抚慰,也不知道抚慰的到底是她还是我们。
2022年7月14日,我组成员游明妍实地走访湄潭县和采访留守儿童。湄潭县,别名小江南,全县平均海拔972.7米,沟谷交错,坝地丘陵相镶,茶城中学便坐落其中。虽然茶城中学在县城,但一个班却有10人左右的留守儿童。学校老师告诉我们,这里的多数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陪伴,性格偏向内向,缺乏自信。在学习上,由于身边老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相对匮乏,并且彼此间年龄的代沟更易造成孩子的情感缺失;而在生活上,相对于其他孩子,他们的独立性更强,有一种辛酸的成熟。不过所幸学校对于留守儿童也有额外的关照,逢年过节时送上礼物,平时聚集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学校也承担起了沟通家长的义务,为孩子们的孤独增添一份色彩。
而后游明妍同学又采访了曾是留守儿童的堂妹,在询问中她发现堂妹并不愿意与父亲多亲近,因为二人相处时间不多,对彼此的了解甚少,就事论事的言语过于干涩,父亲虽有意弥补女儿,奈何却让严厉的外表掩盖了关怀的内心,交流的缺乏致使二人之间产生误会。让人心酸的情况却又真实而无奈。
托尔斯泰有言,“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通过此次走访,我们了解到造成各种孩子留守的原因各有不同,但留守对孩子们所产生的影响却十分相似。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上的问题鲜少与祖辈沟通,或与朋友倾诉,或自己解决。能够走出阴影的孩子,拥抱温暖,收获成熟;而走不出的孩子,身体上的辛苦倒在其次,孩子们心灵上的伤疤更令人心痛。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个人的力量在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是的确有些无力,社会各界的帮助必不可少,党和国家援助循序渐进。但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将更深入了解留守儿童们的境况,切实调研,广泛宣传,用自己的力量给予他们真实有效的帮助。我们或许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我们会尽可能的帮助双手所能触及的每一位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