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镇嵩屏村山高坡陡,气候冷凉,过去村民以种植玉米、洋芋、荞麦为主,产业结构十分单一。自万寿菊在水磨镇黄泥寨等村试种成功后,嵩屏村村组干部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带头示范,带领群众种植万寿菊,获得了显著成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鲁甸行实践队于8月8日为深入了解水磨镇嵩屏村经济发展模式,前往嵩屏村村委会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并前往鲁甸县大地专业种养合作社躬身实践,实地调研,总结其成功经验以供其他地理环境和气候类似的乡镇学习借鉴。
积极探索,解放思想,创新铸就成功
8月8日,实践队来到嵩屏村进行走访调查,在与当地三十余户村民进行走访调查后,实践队了解到,曾经该地村民多是种植可食用性作物,如:洋芋、荞麦、玉米等。但是,在村委会长期进行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小组会,坚持做宣传,总结每年不同作物的种收情况,让农民切实看到收益。在不断进行实践证明后,农民的思想觉悟有了质的提高,开始接纳和适应新的种收模式。随后,实践队来到嵩屏村村委会,与村支书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分析嵩屏村脱贫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结合村支书的过程介绍和实践队员的走访结果,双方共同将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首先,突破固有格式,积极不断创新是先决因素。其次,村委会的积极推进和思想教育是重要的承接因素。最后,多元化的销路和万寿菊的重要药用、观赏价值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
图为实践队员与村支书和工作人员探究万寿菊产量变化。
躬身体验,深入合作社参与采摘过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队为了进一步探究万寿菊对当地农户的经济收益的影响,深入鲁甸县大地专业种养合作社走访调查,并切实体验万寿菊的加工和运输工作。
图为实践队员与鲁甸县大地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合影。
在与村民一同加工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由于气候和品种原因,该地万寿菊从种到收只要四个多月。投入成本小、收入快,而且在其他时间里,农户们依旧可以种植马铃薯等作物来满足食用和牲畜喂养的需求。加工体验过后,实践队员随农户们一同进行了万寿菊的搬运工作。队员们发现,该地主要的倾销路线是销往昭通宜鸿公司。该公司主要收购两种万寿菊:种植大户进行粗加工后的产品和小户农民直接采摘出的原生产品。为进一步了解当地农户产出和加工的万寿菊质量以及万寿菊在精细加工后所得到的产品的经济效益,实践队员前往昭通宜鸿公司在该地建设的代加工厂,经过了对于工厂的工作人员的走访调研和与代加工厂的孙厂长的沟通,实践队员了解到该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高科技的农耕用具无法使用,也没有科学的、可持续的耕种方式。这两种不仅直接影响了万寿菊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在代加工厂里还要进行二次筛选,避免杂草和其他植物进入到发酵池中,影响最后提取出的叶黄素纯度,这就消耗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二是当地路况仍需改善,代加工厂有两年经验的工人孙先生表示,万寿菊的叶黄素提取主要靠的是喷洒芯来旺乳酸菌液后的发酵过程。而当地山路崎岖难行,免不了颠簸磕碰,这样一来万寿菊损伤的茎叶会流失大量的叶黄素,从而影响提取出的叶黄素浓度。但是在与实践队员的交流中,当地村户表现了极大的决心,他们认为,既然有致富的机会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他们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进一步提高自身经济水平的机会,一定会积极配合政府站的各项教育活动,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创收。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做好保障工作,当地有数台挖掘机同时开工,预计今年十月份即可修出平坦的万寿菊运输路线,为当地提供足够的运输保障。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万寿菊搬运过程。
青年行动,聆听基层想法
实践队员在与农户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后,应村民们的热情邀请,和当地村民共进晚餐。在看到认真负责、勇于创新的村支书,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村委会,积极配合工作、踏实勤劳的村民,重视人民利益的地方企业后,实践队员不禁心生敬佩之情,这样一个富有生机活力得,勇于开拓创新的,充满了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的乡村是注定会走向成功致富之路的。作为实践队的成员,走进大山,走入种植基地,深入了解当地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户的经济收入,人人贡献一份小力,为乡村发展做出贡献。此次调研也使得队员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努力学习搞科研,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为晚餐时当地农户与实践队员介绍政府政策和收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