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献礼二十大,扬帆奋进新征程”。为响应国家号召,推进乡村振兴青年赋能行动,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振薪实践团应运而生,并于2022年七月末在河南省信阳市开始进行为期半个月的社会实践,希望用新时代大学生的智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实地调研出新知,了解农户真实所想
深化拓展“三下乡”活动,要坚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7月20日,实践的第一站,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杨集镇的八里堰。八里堰于2016年建立特色生态农业集聚区,发展了有机水稻种植区、油用牡丹产业区等特色产业区。
实践团成员到达八里堰的时候正属于农闲季,从整片农田眺望过去,仍能看到不少农户在田野里翻种草皮。
经过沟通后,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两位农户。采访中,当谈及到从前的生活与现在有什么变化时,两位农户都表示出了对现存政策的肯定:“土地被承包后,我能领到稳定的工资,生活得到了保证,幸福感越来越强”。
其中一位农户用朴素的语言告诉实践团成员,他眼中的乡村振兴就是“农民有经济来源,有更好的生活。”实践团对此表示认可,“三下乡”要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自己献身到田地中,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农户的所需所求,才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走进农民、深入人心。
老窑出新瓷,以非遗打造产业振兴
7月21日,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方集镇的大别山陶艺文化旅游产业园走访学习。曾几何时,老缸窑厂也是一个知名企业,当时的人们都以家里有人在老缸窑工作为荣,最终却走向落寞,只剩下断壁残垣。而如今摇身一变从老缸窑变成陶艺文化产业园,再次焕发新生。
产业园区的负责人兰总首先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一些正在展览的陶艺作品。从映入眼帘的雕龙大缸,再到栩栩如生的小兔子陶艺品,负责人为队员一一讲解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和特殊制作手法的陶艺品,仿佛每一个陶艺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它们有各自的名字,各自的经历以及各自的未来去向。
在简要介绍完展览室的陶艺品之后,负责人带着队员去参观了制陶的车间。进入车间之后,首先见到的是缸体的堆花工艺过程,两位师傅分坐在缸的两边,身着白衣,戴着老花镜,将手中的泥搓成特定的形状堆在已经成型的缸体上,可以看见两位师傅已经堆出了龙的大部分模样。
据堆花师傅介绍,一旦泥堆上去之后就不能在修改了,不是说像用铅笔画画一样,画错了还能用橡皮擦掉修改,所以一点点的失误或者是偏差都可能让这一整个大缸成为不合格的次品。
实践队员观察到两位师傅身边只有一些彩泥和工具,而没有任何比对的参照物,每一块泥该堆在哪她们都了然于胸。在和师傅们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她们已经从事这项工作长达三十余年,很久以前便在老缸窑厂里工作。两位手艺师傅让实践队员进一步的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和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之间的相辅相成。
最后实践队员来到了陶艺园的研学基地,这里摆放了很多的电动拉坯机,供研学者学习使用,实践队员在老师傅的教学和指导下体验了拉坯过程,刚开始总是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在老师傅的耐心教导下掌握了一些拉坯技巧,也能拉出简单的花瓶的坯。
于村民而言,非遗项目的开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村民了的个人收入,促进了镇域消费发展;对与产业发展而言,非遗以其独特的魅力打造地方独树一帜的明信片,带动镇域二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文化价值的变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非遗项目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重焕生机,镇域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在镇域之间形成坚固的文化纽带,加深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利于地方的长期有续发展。
走进茶乡,最是“茶”香能致远
信阳市作为“毛尖之乡”,盛产“绿茶之王”——毛尖,同时毛尖作为信阳的代名词,极大的带动了信阳市乡村振兴的步伐。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进一步了解信阳毛尖的种植、采摘、生产、销售、保存流程,实践团于7月29日来到了位于信阳市谭家河乡的融心茶坊,在大别山佳茗茶文化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进行了“知制茶”、“探茶园”、“学茶源”考察活动。
实践团队长王炳翰与监事华瑞高先是就信阳毛尖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华总告诉实践团,信阳毛尖品质绝佳,但在宣传上仍有很大的空白,如何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了解信阳毛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
华远贵董事长向队员们细致的讲解了企业文化,他从自己种茶几十年讲起,讲到创办融心品牌的初衷,讲到融心品牌获得的荣誉,讲到融心品牌“梅兰竹菊”四系列的深层含义,讲到品牌logo的设计含义。他告诉队员们:“自2011年秋成立信阳市大别山佳茗茶文化有限公司以来,公司旨将传统文化的‘四君子’巧妙融合于茶叶产品命名中。故有了‘梅若、兰若、竹若、菊若’四个系列产品中。公司于2019年连续两次获得谭家河乡带贫之星,创业之星光荣称号,获省扶贫旅游示范单位等。”的话中,队员们感受到了他对茶的喜爱与坚守,感受到了老一辈人对茶的极致追求。
接下来,华总带领三位考察人员参观了融心茶坊的产业链。其中包括绿茶,白茶,茶树花等产品的制作流程。边参观,华总边为考察人员讲解各个工具的作用以及茶的制作工序。在华的工厂中,基本上全是机器,华也感慨“现在的制作工作,基本都被机器代替了。”
同时,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为了提高茶叶树利用率,华董发现了茶树花这一珍贵却一直被大家忽略的资源,并在反复地种植收获,失败,再种植后成功地总结了山茶花的种植技术,于2021年成立了河南茶树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性地研发出山茶花茶、山茶花面膜、山茶花面膜等一系列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以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农业向绿色、优质、特色和品牌化发展。茶树花这种新式产品与传统茶业相比,具有很强的独创性、创新性和差异性,在产业带动地方发展中前途可期!
实践团成员在社会实践中加深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并希望用自己当地智慧为乡村振兴助力。据了解,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振薪实践团已在申请茶叶伸缩采摘臂的专利,开发相关农产品资讯APP等,并希望与各乡村企业展开长期的合作,成立实践研学基地,一起助力新农科的发展,撒下青春的种子,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通讯员:王炳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