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简介
为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响应国家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7月3日至7月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风雨同路”团队结合当地防疫政策,采取线上查询资料,线下寻访红色文化基地的方式,重点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考察,从而永记近代历史之殇,以传承初心与使命。
历史回忆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因而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立
1983年底,南京市人民政府经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员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始筹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并于1985年建成一期工程。在随后的时间里,纪念馆通过史料再次建立了多期工程。
实践开展情况
7月3日上午,团队决定前往纪念馆进行史料体悟,主要探寻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史料,体会彼时南京大屠杀的悲惨经历。
随后的参观过程中,团队怀着沉重的心情,对遇难同胞死后的遗迹进行了解,更加深刻的体会当时的惨状,悲愤之情充斥于胸。
在寻访的最后阶段,团队主要了解并体会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对大屠杀的认识,并在留言本上写上自己的体会。
实践结束
经过此次寻访,纪念馆中的种种史料,使得团队对于南京大屠杀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并有了自己的体会,同时结合彼时时代背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有所感悟。
实践感悟
王新宇:
我是怀着比较平静的心情走进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但当我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大屠杀的整个过程,了解到同胞们死的凄惨模样,我这才明白为何要永记这段历史,永远不可原谅。
韦博:
我们去参观的时候,个人稍微有些轻佻,耐不住性子,但走进以后,各种惨痛的历史扑面而来,当完成参观以后,我整个人都安静下来。
刘子庆:
在来这之前,我便对这些历史有了一些了解,要永记这段历史,并将其化为建设祖国的动力,但现实更加惊人,彼时的南京所经历的痛苦远远超过我的认知,我永远不能忘怀。
童坤:
经由此次经历,我虽不能真切的感受当时南京侵略者带来的恐怖,但纪念馆仍旧让我感受到了深刻的悲痛,那么那时候南京人的经历要多凄惨啊!我逐渐理解为何网络上总有时刻对侵略者愤慨的人。
实践总结
本次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经历,使团队各个成员对于南京大屠杀有了深刻的记忆,并加深了对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理解,他们会带着同样的初心使命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