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印,也称"拓石",指现在的"碑帖"。就是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图画印在纸上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拓艺术可称是国粹中的国粹,在诸多传统中国文化技艺的传承中有着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所谓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如蜀人汪黎特等学子经过十余年潜心实践研究,终于在传统全形拓的基础上,开发并完成了立体全形拓技术的整理和完善。将这门中国古文化的奇葩更精致、更完善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知者叹其能,观者叹其技,赏者叹其神。
实践团成员在研习馆门口合影留念 (尹立芸/摄)
为了更好的探究传拓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悠悠匠心”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团来到了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传拓研习馆,深入学习传拓文化。在此次学习传拓之旅中,我们拜访了张衡老师。张衡老师带领我们观赏了各种传拓作品,并且指导队员自己做拓印,感受传拓的魅力。在完成传拓作品后,我们对张衡老师进行了后续采访。
实践团成员动手制作传拓 (谭鸿/摄)
对于传拓技艺,张衡老师有着自己的理解,“传拓并不是对古物上的图文做简单的复制,优秀的拓艺师在传拓时,会根据自己对古物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包括用纸、上纸、用墨、用色、装裱等的创新或综合应用。其创作的传拓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所以又称传拓技艺。”
实践团成员与张衡老师合照 (刘坤/摄)
张衡老师认为,传拓技艺不仅可以拓古,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应用,甚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和应用传拓技法了,我们小时候学习书法用的字贴,大部分是拓片的影印本;而我们用铅笔擦出的硬币的图像,其实应用的就是‘擦拓’的技法”。而传拓对象,可以是一方砚、一件木雕、一个贝壳、一块石头、甚至是我们的手掌、脚印、水……只要喜欢,都可以用传拓的技艺永久的保留下来。而张衡老师还突发奇想,第一次拓了一饼普洱茶,没想到还非常传神,把茶叶的条索表现地几近完美。
通过对张衡老师的采访。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悠悠匠心”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团的成员们对传拓的理解又深了几分 。传拓文化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去传承和创新传拓文化,让传拓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