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沐浴在六月明媚的阳光里,他们积极响应中国共青团中央的号召,投身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在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赴环巢湖红色文化调研团于6月21日前往巢湖银屏镇三胜村进行实践调研。在这次三下乡的过程中,我懂得了什么是“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大学生应以课堂理论为主题,经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平时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社会实践的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的资料、规模同步发展;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坚持和团结是量变的基础,在坚持和团结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事倍功半。
图为指导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银屏革命老区展示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余勇 摄
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此次三下乡我们去往巢湖周边的银屏镇三胜村学习红色文化,进入展馆,我便看到墙上的一则前言:“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5月12日首战蒋家河口,全歼日军20余人,取得完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党中央宣布新四军第七师在银屏山区成立。在巢湖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和全面配合下,新四军和游击队以银屏山区为依托,领导抗日军民,创建皖中(后 皖江)抗日根据地,同日伪、顽军等一切反动势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穿越时空长廊,一个个真切感人的历史镜头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银屏山人民为谋求自身解放、追求和平幸福作出了不懈努力,付出了巨大牺牲。银屏山人民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在巢湖大地上树起了不朽丰碑。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银屏革命老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有力见证,是一代又一代英雄的银屏儿女,前赴后继、流血牺牲铸就的。因此,保护好、 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神圣职责。 我们唯有不忘历史,才能勇毅前行。让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老区人民革命精神,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在银屏革命老区展示馆,我被一组数字所吸引,在渡江战役巢湖支援中:常备民工5千余人、短期民工7万多人、支援粮食900万斤、支援船只140艘、支援船工2637人、调集优秀水手500多名、300多人立功受奖。我深深感叹道:“原来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正是有了夯实的群众基础,才有了抗战的胜利“。因此,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要明白“三下乡”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要服从队长的安排,听从队长的指挥,队员间互相协作,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这些都是每个队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要按时清点人数,任何行动都会向队长报告,绝不单独行动,这保证了每个组员的人身安全;并且我们每组都会根据调研任务需求和组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合作,这能有效地提高我们调研的效率,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努力提升自我,积极投身社会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身的能力,学习了红色文化知识,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为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增添了一份新力量。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未能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等问题。
图为三下乡成员在纪念碑前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章骏 摄
我相信今后不论是在学习亦或是生活当中我都会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紧跟社会的步伐,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 (通讯员 朱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