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大厂大所,悟株洲发展
7月27日,湖南株洲开展“走进制造名城,畅享幸福株洲”暑期大学生大厂大所行,为了更好地展开社会实践和了解省内的先进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北京科技大学启星之流明企业科技调研实践团队长杨敬彪前往株洲参加此次活动,近距离感受株洲速度、株洲高度、株洲硬度。
不走进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你永远不会知道株洲速度;不走进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你永远不会知道株洲高度;不走进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和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你永远不会知道株洲硬度……我很惭愧,身为湖南人,在参加活动之前我对以上确实一无所知,我仅仅知道株洲好像是“火车头带动的城市”。但我也很荣幸,感谢株洲市政府与工信局组织了此次活动,感谢社会实践的指导学长推荐我参加了此次活动,让我以不一样的目光了解株洲,同时进一步了解重工业中的先进制造业。
参加此次活动,切切实实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进一步走进了重工制造业,去了解这其中的企业氛围、车间环境、就业待遇等等。走进身为国企的中车株洲的生产车间,直接刷新了我对车间的概念,原本我的印象里车间就是闷热无比、异味肆虐,但是中车的车间有着全覆盖的制冷设备、半封闭化的生产线、智能的控制台……工作环境非常舒适适宜。这不禁让我对比了部分私企,我的感受是:大国企相对于部分私企在注重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基层员工的关怀,注重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大国企车间中都会有干了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老师傅的原因。除此之外,我注意到一些工厂、车间中每个人都配有一个工作桌且有自己的电脑,经常可以看到几个年轻工人围着老师傅的工位讨论,不难看出,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留住了资深的老师傅,也在吸引着新鲜血液,在老一辈的影响下经过时间塑造年轻一辈也会变成下一代“老师傅”,如此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下,确保了国企的迭代更新。
当然,大多数人都想进入像株洲中车这样的国企去享受更好的工作条件,但是天底下没有一边倒的天平,进入这样国企的人才也有着特定的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各家企业的工厂、车间单位面积里的工人密度都很小,有的甚至一个厂房就三个人同时负责。原因也显而易见,这些企业都都配备了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重工制造业国企强大的资金背景让它们有能力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去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和生产线的自动化,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为缩减高昂的人工成本减少员工数量。而能留下的员工必然是能够操作这些设备的操作型、技术型人才,这也指导了我们大学生如何去适应就业需求的变化——表面上学好、积累课本知识对于进入工厂车间的意义是不大的,我们一定要学会而且精通实操技术,做到“使用机器”而不是“受制于机器”。
同时,针对我们实践主题“企业科技”方面,我在此次实践活动中也有明显体会。众所周知,我国的电力机车产业一直位于世界前列,而株洲中车又是全国该行业的龙头企业。因此,在实践中我就经相关讲解人员了解到当前株洲中车动力机车产业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方面都基本实现国产化,能够实现稳步且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参观钻石切削、硬质合金、中国航发等高精仪器制造企业的时候,讲解员介绍的设备大多是进口德国、日本的,这就是企业科技的差别化——企业能否拥有国产化的生产设备与技术直接决定着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关键时刻被卡脖子的滋味我们已经在华为身上看到了,但华为勇于冲破“卡脖子”的行动每个企业也要去学习。对于企业,就像在硬质刀具二厂讲解员所说,“我们愿意给国产设备更多的机会,也希望它们能逐渐打破国外的设备控制”,更多地去给予国产设备进入市场的机会。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多关注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攻关,投身于突破设备难题的洪流中。
我感受到了工业城市的雄厚实力和魅力,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的迅速与不足,感受到了制造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感受到了企业发展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我感受到了各个企业深处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智慧农业深度发展,东源振兴展现新貌
- 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AG Metaverse”乡村振兴实践团赴湖南郴州展开“三下乡”实践活动,探索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 08-30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