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心同向 让青春绽放光芒
2022年7月8日至14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第12批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山村开展“希望家园”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宝塔山村2022年“希望家园”暑期班围绕“自然科学”、“安全教育”、“艺体教育”三个主题开展教学,实践队发挥物理学科特色,结合时代红色主题,继续丰富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开阔眼界、挖掘生活中的科学。
燃烧青春之火 点亮宝塔之星
本次“希望家园”暑期班开设时长共7天,总计36个课时,课程包含手工、书法、音乐、科学、爱国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在实践队进入柳山湖镇的第十二年里,实践队队员们怀揣青春之火,进入宝塔山村,开展“博蕊计划”,以支教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提升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实践队队员在实践中紧紧围绕“喜迎新时代、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为“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付出努力,发扬不怕苦累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宝塔山村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科学生活架桥梁 方寸之间有风景
实践队队员结合自身的物理专业知识,通过一些有趣、新颖的方式,将生活中有趣的发现以实验为载体带入课堂,培养学生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实践队队员黄敏就水的表面张力现象,结合清晨露珠、水黾等生活中的张力实例,向学生们演示了水面回形针实验和吹泡泡实验。实践队队员刘婉婷制作了装着泡沫小球的气球,更直观地让学生们理解摩擦起电的现象,引导学生们从直观的现象中学习物理知识,再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课的开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结合师范生技能,实践队开设了硬笔书法课与毛笔书法课。硬笔书法课侧重实践教学,实践队队员李雨楠和敬智斌通过部首练习与诗歌临摹两部分展开教学。毛笔书法课重在向学生们讲述汉字的演变过程、不同字体的特点向学生们展示毛笔书法的魅力。
五育并举促发展 砥砺前行践初心
暑期班开设手工制作课、爱国主义教育课等素质课程,旨在促进留守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手工课程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实践队在暑期班开设了一系列手工课程,引导学生们在用自己双手设计、创造物品的过程中学知识、明道理。实践队队员李睿杰用绿色环保胶棒带领小朋友们进行手工制作,实践队队员雷科建二次利用矿泉水瓶、雪糕棒等材料制作简易小风扇,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减轻环境污染。神奇的小纸片课堂上,实践队队员熊泽坤带领着学生们进行千纸鹤的制作,为学生们找到一种寄托对父母思念的方式。实践队队员熊泽坤、敬智斌结合物理学知识,为学生们带来了平钝形纸飞机制作手工课,带领学生们进行飞机飞行竞赛,希望学生们能够勇敢追寻人生的目标,放飞青春梦想。
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党史的了解,实践队队员围绕“喜迎新时代、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实践主题,为学生们开设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课程,在学生们心中埋下红色的种子。实践队队员熊泽坤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切入点,围绕“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这一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了党史教育课。实践队队员李睿杰为学生们带来了爱国主义传统节日课程,讲述清明节、腊八节、寒食节等节日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向学生们传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踏征途漫漫 望星空璀璨
在暑期班课程的最后,实践队队员为学生们分发彩色卡纸,引导学生们在卡纸上写下自己的课程收获、感想。至此,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第12批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希望家园”暑期班课程正式落下帷幕,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与柳山湖镇的故事并未终结,实践队将继续为乡村儿童的教育贡献力量,携手共同“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作者:刘婉婷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
- 与时代同心同向 让青春绽放光芒
- 2022年7月8日至14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第12批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山村开展
- 08-31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