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7月8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共赴安徽省巢湖市开展“传承多彩非遗,我们在路上”主题系列活动,团队成员对纸笺加工技艺进行了详细的调研,领略到纸笺的魅力,探究纸笺加工技艺文化传播情况。
当天下午,启为创新小队乘坐高铁到达了纸笺加工技艺传承人刘靖老师的工作室,工作室内摆放着五彩缤纷的纸笺,在刘靖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对各式各样的纸笺进行了参观,对于纸笺加工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团队从刘靖老师口中得知,纸笺加工技艺源远流长,早在东汉即已出现了砑光、防蛀和染色技艺。在历史上,南唐的澄心堂纸及明代的宣德纸制造工艺更是名动一时,对后世纸笺加工技艺的革新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纸笺是传统造纸术的延申与发展,通过对纸张的加工、再加工延长了纸张的寿命,提高了纸张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赋予纸张更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征。
纸笺加工技艺的传承人群青黄不接,导致出现了一种“人亡艺绝,人死歌绝”的现象。如今,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绝活濒临消亡,纸笺加工技艺也不例外。针对这些情况,刘靖老师向团队成员说明了原因:“以前非遗传统技艺是一门糊口的手艺,一般都是从小开始接触技艺,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技艺,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把精力放在需要多年时间磨练的一门技艺上,加之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老一辈人不同,像纸笺加工技艺已不能再吸引住年轻人的目光,伴随着老一代人的逐渐逝去,纸笺加工技艺的受众面也就越来越窄。”团队成员听完后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需要注入新鲜的活力,让非遗“活”起来,应秉承着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的精神,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之逐渐走进年轻人的视野,重新焕发生机。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刘靖老师将大自然的美丽印刻在了宣纸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就像刘靖老师说的,纸笺加工技艺最难的部分在于融入设计。在互联网时代怎样让手工纸产品重新被人们广泛使用,是刘靖老师一直研究的方向。据悉,目前纸笺加工技艺的创新更多的是在新材料上的创新,由于纸笺制作不能脱离传统手工技艺,未来更多的创新仍然是材料方面。刘靖老师说道:“历史上很多纸笺产品还没有恢复出来,我将继续在纸笺加工的道路上前进,去开发、去创新,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纸笺,喜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结束一天的行程后,团队成员对纸笺加工技艺的了解更加深入,在刘靖老师身上学到了不惧艰苦、坚持不懈的精神,对非遗文化的敬仰油然而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队员们表示后期将与刘靖老师保持联络,共同助力纸笺加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