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医三下乡:“本草刻千金,药方惠万民”薪火实践团中医寻宝小队寻访青岛宗济堂中医药博物馆
2022年7月29日9时,薪火实践团中医寻宝小分队前往青岛宗济堂中医药博物馆,探究中药饮品加工的历史和发展,同时感受博物馆对于中医药传播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青岛宗济堂中医药博物馆是由山东省文物局确认的全省首家省级中医药博物馆,同时被授予“青岛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的称号。馆内有中医药文化历史、中医药用具、中医药典籍、药用动植物标本等几大板块,分类详尽,重点突出,藏品陈列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馆藏精品为盥香居储药罐。此外,中药标本展区中的药材炮制部分,生动形象地体现雷公炮炙的十七法。博物馆不仅展示中医药文化,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而且与平度市中医医院等单位合作打造中成药、中药饮片等业务的兴起,推动本市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
在参观的过程中,厚朴典雅的建筑,肃穆的雕像,浸泡在容器中的中药材都充满着吸引力,而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中药标本展区。展区内,不仅有丰富详实的资料介绍,还有生动形象的药物模型。通过深入探索,游客既能从整体上把握中药炮制的历史,了解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方法,又能通过模型直观感受炮制的过程。炮制后,药物的储存也是一大要点。在盥香居储药罐展览区,游客能近距离观察陶瓷材质的防潮防虫的珍贵储药罐。这一切都是中国古代医家们的智慧结晶,揭示中医药在中国传统历史中维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在随机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询问博物馆中游客的感受和对于中医药的思考。受访者多数肯定了博物馆对于中医药知识传播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现在中医药发展传播存在着宣传力度不够、发展后续力不足等问题。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听此言论,我们感受到肩上背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新时代中医药的传播与发展是崭新的课题,需要新时代青年尤其是我们学生担负起时代的责任。我们既要掌握经典知识,又要在科学不断发展的当下开拓创新。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在良好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大学的学子应当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为传承发展传统中医药和推动中医药走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做到“薪火传承”。
- 南社村乡村振兴调研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乡村振兴调研队赴南社村调研
- 09-01 关注:0
- 走进美丽太枣,赏乡村产业振兴风光
- 7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太枣村乡村振兴调研队前往合阳县百良镇太枣村进行乡村振兴实地调研
- 09-01 关注:0
- 线上采访雄安新区建设专家初体验
- 2022年8月9日星期二,东北大学We党微新媒体工作室赴河北实践团,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将原本实地走访雄安新区改为于线上与《中国科学报》
- 09-01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