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采访雄安新区建设专家初体验
雄安新区,蹄急步稳实现雄伟蓝图
2022年8月9日星期二,东北大学We党微新媒体工作室赴河北实践团,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将原本实地走访雄安新区改为于线上与《中国科学报》编辑陈彬先生就雄安地区高校建设问题进行访谈。
在对雄安新区调研的准备阶段,该团队于《中国科学报》上读到一篇深入分析雄安地区高校资源的优秀文章,这篇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北京高校相继落址雄安、在雄安设立新校区或研究机构的原因,也提供给团队研究雄安问题崭新的视角和思路。在团队指导老师张璐老师的帮助下,该团队联系上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中国科学报》社的编辑陈彬先生,并与陈先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了雄安地区高校建设一线的微观面貌。
陈彬编辑曾发表多篇高校教育相关的热门文章,如《省部共建的“升级”猜想》等,曾就雄安新区的高校发展问题采访过多名相关专家荣等。在这次采访中,陈彬编辑参考了专家对于雄安新区高校建设的观点,总结了他心中的雄安新区的教育发展优势和未来高校教育的发展模式。
在访谈前团队就已对200多名网友进行了问卷调研,200多名网友之中,其中大部分为大学生,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蓝图有着不同的期望。通过团队对200名网友的问卷调研,得出了一些网友较为关心的雄安新区问题,团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针对问卷调研中网友最关心的问题——雄安新区除了“双一流高校”和雄安新区独特的“一流大学”雄安大学之外,会不会有更多亲民的普通学校?陈彬先生也肯定的回答了:会!陈先生认为雄安新区未来的教育模式必然仍会以普通大学为基础,打造一些尖端的一流大学。。如果仅仅是高水平大学,这并不能满足该地区的所有人员的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需要一些领军的一流大学,更需要更多普普通通的、能够符合每个人教育水平的大学来完成该区域内人民的文化教育需求。就例如美国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依靠所谓的社区大学,即类似我国的专科等大学来完成的。而雄安新区的大学必将是以综合性大学为主,才能满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的需求。
通过与陈彬编辑线上的访谈,团队更加了解了雄安地区一线最新的建设消息,了解雄安新区制度上未来的建设模式,也了解了当地人民和网友对于雄安新区的期望,这对于团队研究新区教育变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团队通过与陈彬编辑的访谈,也更加了解了雄安新区教育发展的诸多成就,而这些成就也印证了雄安新区的指导理念——新发展理念的正确性。而我们也不难通过雄安新区最新的高效筹办的动作中见微知著,以一斑窥见整体雄安新区教育发展的如火如荼的局面。这也契合了团队实践的目的,关注在党的正确理论指导下,中国取得的新成就。
供稿:东北大学We党微新媒体工作室赴河北实践团 通讯员:赵雨婕
作者:东北大学We党微新媒体工作室赴河北实践团 来源:华体会体育2串1
- 南社村乡村振兴调研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乡村振兴调研队赴南社村调研
- 09-01 关注:0
- 走进美丽太枣,赏乡村产业振兴风光
- 7月2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太枣村乡村振兴调研队前往合阳县百良镇太枣村进行乡村振兴实地调研
- 09-01 关注:0
- 线上采访雄安新区建设专家初体验
- 2022年8月9日星期二,东北大学We党微新媒体工作室赴河北实践团,由于疫情防控政策,将原本实地走访雄安新区改为于线上与《中国科学报》
- 09-01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