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曲传昆情评弹苏意”社会实践团队和结伴前行专项团队前往江苏省昆剧院与苏州评弹学校,探访昆曲与评弹这两项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起源与传承,通过参观、访谈、学习等方式挖掘其文化内涵。结合时代特色,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创新传播方式,展现昆曲与评弹的魅力,使非遗文化真正进入大众视野,融入百姓生活。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文化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祖”。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江南文化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昆韵悠远·台前幕后品昆情
我们走进江苏省昆剧院,用两天时间切身感受昆曲表演者的训练日常。“戏曲之美,美于音,檀板笙歌、绕梁不绝;美于技,唱念做打、飞腾翻舞。”昆曲较之其他剧种虽更为柔美婉约,但对于表演者的基本功要求却只增不减。
在与昆剧院指导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得知:戏曲的基本功包括唱念做打很多方面的技术技巧、特殊动作。每个演员都必须要全面发展,唱念做打是四项指标,如果哪一项出了错误就会显出短板效应的威力。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任何一个方面都要过硬。
一整个上午,演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遍重复着基本功训练。炎炎夏日,持续四个小时的训练让他们汗流浃背,却没有没有让他们松懈下来。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大都学习昆曲已有七八年,昆剧院就像家一样,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自身条件分行当。年复一年,他们终将走向大舞台——把昆曲唱的越来越响亮,唱向各个人群,唱遍各个角落。
期间,老师向我们介绍和展示了几项主要的戏曲基本功。最具特色的是昆曲中常用的水袖功:演员服装的袖口上缝着一段白绸,这段白绸就叫做水袖。水袖动作极为飘逸,有时如行云流水,有时候繁杂如花团,有时候似海中浪花涟漪不断。总而言之水袖舞蹈身段、动作姿态极多,据说多达数百种,如此复杂的动作是为了夸张地表达人物悲愤、激动、痛苦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
团队前往江苏省非遗体验中心,近距离地感受和欣赏了昆曲戏服的精美古雅。作家白先勇先生曾评价“昆曲无他,得一美字”,昆曲戏服也是一个生动的体现。
昆曲服饰在延续明代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清代的服饰特色,以红白蓝黄黑紫粉等颜色为主色调。传统的昆曲服饰把刺绣和盘扣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所描绘出来的图案不追求艳丽,而是雅致。在搭配服饰时讲究整体,服装上的图案也会和扇子、手帕等饰品相呼应,所以昆曲的服饰也被称为“穿在演员身上的布景”。
在江苏省非遗体验中心参观期间,我们有幸和昆曲学习者一起进入课堂,聆听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黄小午老师的精彩授课,并在课后和黄老师进一步交流分享我们这段时间的心得体会以及接下来的昆曲探访和传承计划。
余音袅袅·戏台方寸间,苏韵永流芳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因对江苏非遗传承的热爱而结缘,团队成员共同开启了这趟美妙的文化之旅。如今,近半个月的旅程已经结束。
这期间,团队成员有幸走进名师课堂,和昆曲表演者一起聆听艺术家们专业的指导与教诲;有幸亲临台前幕后,观看昆曲学习者的训练日常,同他们共同学习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唱法;有幸与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掌握昆曲传承现状与问题,试图探索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承方式。
团队的实践成果将以纪录片、风华录、纪念册及文创表情包等形式向大众呈现,其中,微信表情包为团队成员亲手绘制,最具巧思和匠心,进一步体现了采用“非遗+文创”“非遗+互联网”等方式向青年人展现诸如昆曲、评弹这类传统艺术形式的魅力的实践初衷。目前,该表情包已投入使用且反响较好。
实践的最后,我们再次走进江苏省昆剧院,带去了本次实践的部分成果作品,向昆剧院的老师和学习者展示我们助力昆曲文化传承的决心和信心,并邀请他们在团队亲手绘制的昆曲宣传画幅上签名留言,同时录制了部分昆曲表演者、学习者对于未来昆曲艺术进一步发展的美好愿景与祝福。
云海苍苍,江水泱泱,文化之风,山高水长。耳畔边,那声发源于江南园林深处的宛转长叹,余音依旧袅袅。唱念做打,精疲力竭,用赤诚的热爱,传唱着经典记忆。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因为有你有我,大幕开启,生旦净丑满堂彩;大幕落下,戏音未断,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