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海学子三下乡:用养虾技术来描绘乡村振兴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22年8月3日早上,广东海洋大学兴海种业团队来到广东省的水产大城湛江市的徐闻县西坡村,调研当地对虾养殖和湛江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情况,精准把握虾农养虾难题,宣讲对虾养殖“四位一体”配套养殖新方法,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贡献青春力量。
早上九点,兴海种业团队在西坡村书记的带领下走进了西坡村,西坡村书记向兴海种业团队介绍到:“徐闻在养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虾生长速度非常快,一年可养殖二至三造西坡村现养殖有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南美对虾等多个品种,并且养殖面积近万亩,年产鲜活虾几百吨。”
深入调研,发现问题
在2021年,兴海种业团队在徐闻县角尾乡西坡村调研时发现“养虾热”的背后存在“养虾成功难”的问题。可在当时的“虾难养”困境,很多西坡村有着丰富的养虾经验的虾农在以往都都未曾遇过。在访问中,西坡村的村民向队员说到:“现在养虾比不上以前了,以前只要往虾塘里放虾苗,就算没有天天观察虾的生长情况,它们也能长得非常健康。”经兴海种业团队更深一步的实践调研发现,西坡村养虾业的衰退是因为当地村民纷纷加入养虾业,随着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传统粗放式养殖弊端日渐突显,导致养殖效益低下,海水污染日趋严重,并且由于过量的饲料、排泄物以及各种分解物质堆积在底泥中,这些底泥产生大量有害因子、滋生病菌,导致虾苗发病。面对此种虾业困境,兴海种业团队成员忧心忡忡,深入探索问题根源。
养虾引领致富路
面对上述问题,兴海种业团队向虾农详细介绍了“兴海1号”新品种的优势和对虾养殖“四位一体”配套养殖新方法,并开展了养殖技术培训会,培训西坡等村养殖户2000人次,有效激发了农户的养殖热情,并提高养殖成活率,有效提高了养殖户的生产效益,取得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试养一造,兴海种业团队到现场进行养殖成果验收测产,组织周边养殖户进行养殖经验交流。虾农收入倍增的喜悦让队员们对今后的推广工作充满信心。
参观交流为虾业兴旺赋能增效
湛江市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兴海1号”核心群体选育及种虾推广基地。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兴海种业团队进入了湛江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选育车间。在此期间,工作人员介绍到:“湛江市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广东省南美白对虾良种场,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海水清澈、盐度稳定、气候适宜的南极村,是对虾选育的最佳场地。”同时,公司技术人员也向兴海种业团队的队员们讲解了养殖的基本操作规范,详细介绍了在养殖期间遇到恶劣天气、水质恶化等情况时的应对策略;兴海种业团队技术骨干与公司技术负责人就种虾繁养技术进行深入交流。同时,技术人员高度赞赏兴海种业团队向虾农无偿传授养殖技术的行为。并希望兴海种业团队能够定期下乡指导,将专业知识转化实践成果,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解决养殖难题,实现虾农富、虾村美、虾业旺。
激发团队勇担种业振兴使命
兴海种业团队针对传统养殖中种质资源受控、对外依赖度高等痛点,牢记习近平指示:“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定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新农科青年肩负种业振兴使命,充分利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千载难逢的机遇,深入开展新品种“选育-制种-繁育”一体化创新攻关,致力推广兴海“四位一体”配套养殖技术,把兴海种业团队的使命和虾业振兴融为一体,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兴海人”的最好成绩。
- 未雨绸缪,争做更好
- 2022年7月2日星期六,计信学院赴黄山市安凌中心学校“彩虹e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在黄山市安凌中心学校正式展开第一天支教活动。
- 09-05 关注:0
- 殷殷嘱托,助梦前行
- 2022年7月8日(星期五)下午16点整,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袁兴龙和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系主任王涛春亲赴安徽省黄山市祁门
- 09-05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