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与青年学子共同建设中华土地,扶农助农,长安大学“以青春之我,助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陕西商洛丹凤县安森曼酒庄参观体验学习,深入了解其葡萄酒产业对当地乡村建设的贡献。
丹凤飘飘细雨,长大学子于深山中行走,探索安森曼酒庄的传奇故事。调研团深入了解安森曼酒庄的建成历史,经营模式与带动乡村经济情况,参观体验葡萄酒酿造过程,生产车间等。
团队成员由酒庄讲解员处了解到,丹凤葡萄酒历史悠久,可往前追溯一百多年,是1900年意大利葡萄酒酿造世家第十二代传人安森曼来到龙驹寨传授葡萄酒酿造技艺而来。
而今天的安森曼酒庄由当地市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家考察精心考察建造,同时特聘请传承葡萄酒酿酒技术的安森曼后人——马特先生,尽最大努力还原安森曼葡萄酒醇厚风味。团队继续跟随讲解员游览酒庄,映入眼帘是酒庄特色的欧式尖顶建筑与大片的葡萄种植基地,在展厅里学习了解到葡萄的种植经验,生长周期,品种知识和酿造理论等。除此,讲解员告诉实践员们酒庄也包含产品品鉴,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功能,这为酒庄吸引客户,推广葡萄酒文化传播起到作用。同时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大力宣传当地特产,使安森曼酒庄成为丹凤一张靓丽的名片。这种成功的销售与观光结合的经营模式,使酒庄声名远扬,带动当地经济的同时将产品销往国内外十多个地区,也促进丹凤其他葡萄酒厂的进步。酒庄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校签订的校企共建协议,雇佣高端技术人才管理经营酒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让酒庄充满新鲜活力。此举也一定程度上吸引人才反乡,建设守护家乡,推动丹凤经济发展,在国家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带领丹凤冲向全国,实现自给自足式扶农助农。
好的葡萄酒一定要有好的原料与加工过程,这保证了葡萄酒的口感丰富醇厚。酒厂的原料供应来自宁夏,丹凤黑沟河,万湾等两千余亩葡萄种植基地,有十余种优秀酿酒葡萄。实践队员来到负一楼的葡萄酒窖,这里存放着法国进口木桶。这种木桶更为适宜丹凤发酵葡萄酒的气候,能更好的赋予葡萄酒焦糖,香草等风味,使木桶的香气深入酒中,促进葡萄酒酒液的成熟。而后讲解员带实践成员们参观葡萄酒成品检验室,学习实验选出不同葡萄品种适合的酒精度数,从而达到风味更佳。酒庄注册有“安森曼”,“凤冠山”两大品牌,现已研发出安森曼系列干红葡萄酒,半甜小桃红及凤冠山系列甜红葡萄酒等三十八个单品。
下午,团队来到葡萄酒包装流水线,体验包装工作。成员们站在流水线上,学习工人们如何将葡萄酒打包装箱,短短半个小时,劳动的喜悦跃然心间,也体会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经过团队成员与包装工人亲切交流得知,工作者大部分为当地居民,是安森曼酒庄提供就业机会才有收入。安森曼酒庄与居民们实现共赢,大力建设丹凤土地,实践成员们不仅从此学习了酿造葡萄酒的知识,也深刻体会劳动人民最光荣的思想。
最后,团队成员就酒庄发展与经济政策对负责人李总进行了一个简单采访。李总谈到酒庄建造初心与发展前景,提及酒庄应该在政府多项政策支持下引进先进技术人才,高精尖设备,大力发展丹凤葡萄酒产业,加大投资力度,注重葡萄种植基地和酒庄的建造,建立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流水线。除此,李总肯定了酒庄对丹凤脱贫致富的作用,也对回乡建设传统文化的人才发出寄语,希望大学生们转变观念,在丹凤发挥特长与理想,响应国家振兴乡村的政策!
至此,实践团队对丹凤安森曼酒庄为期一天的调研圆满完成,为接下来开展实践活动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