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间社会实践也已完成。回顾这几天,我收获了颇多。由于是第一次跟随实践团进行实践调研,因此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经过学长学姐的悉心指导,我从中也获得了很多经验。借此机会,把这几天的感悟写了下来。
首先,对于能够加入到砥砺共青实践团这个大家庭我表示十分的荣幸。在实践的前一天晚上,队长也简单讲述了关于此次实践活动构想以及计划进行方向。今年正值建团百年,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们也借此机会分析学习优秀基层团支部经验以及对团支部的建设新模式探索、学习、应用以及推广,这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更多的是想要借此机会,更好的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激励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勇担使命、砥砺笃行、建功新时代。
社会实践第一天,我们前往青岛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团委开展调研。学校团委书记孙元栋对我们的到来表示十分的欢迎。首先孙元栋书记带领实践团成员们把学校参观了一遍。校园内很漂亮,正值夏季,鸟语花香。走入大厅,看着学校历年来所获得的成就,仿佛是一部记录史,记录着学校自建校以来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走进团校,看着学校日益完善的公共设施,更加体会到来自学校的温情;走进图书馆,看着团组织一路成长的艰辛岁月,追思那段浸透着血与火的峥嵘岁月等等,我们在心灵上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精神洗礼,心中不免感慨万千,这就是我们光荣的红色团史啊!自豪感油然而生。
图为青岛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团委所获荣誉称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艳姿 供图
第二天,我们在职业教育中心校团委书记孙元栋的带领下前往恩铭团校参观学习团校历史。通过孙元栋书记的介绍,我们也知道青岛第一个团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支部在最初在建立之时仅仅只有团员12个人。越走近越发现,原来我对于团的红色文化了解竟然微乎其微,实在令我羞愧难当。此次恩铭团校调研之旅,我们重温了共青团历史,了解了团的红色文化,不论是在思想还是行动上都使自身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进步。不禁感慨道,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在享受前辈所创造的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应该肩负责任,更应该不忘初心,奋发有为坚定爱国情怀,从革命先辈手中接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图为实践团在恩铭团校参观团组织的发展历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艳姿 供图
第三天,我们与孙元栋书记在办公室进行会谈。孙书记与我们交谈许久,他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希望我们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够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也讲了在他那个年代的共青团组织。听完之后,我对优秀基层团组织的历程与经验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比今夕,我发现我们真的正好处在了一个好的时代,国家为我们提供优质的资源,希望我们可以茁壮成长从而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我记得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青年就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一代才是祖国的未来。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也一定会铭记历史,继承革命先辈百折不挠、顽强奋斗、敢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建功立业,并在最好的学生时代认真学习、努力奋斗,为建设美丽家乡、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负责人孙元栋,三人进行深入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艳姿 供图
第四天,我们用抽样调查的形式对职教中心校内及周边街道人群进行调查采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齐头并进,分工协作。在结束之后,也马不停蹄的进行整理分析工作,对于如何建设好“群众都说好”的基层团组织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深受鼓舞,让我明白了作为青年团员,更应该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先锋分子,推动共青团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临别之时,孙元栋书记对我们的到来再次表达了热烈祝贺,他告诉我们,我们青年这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希望我们能够勇担历史责任,不负国家期望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负责人孙元栋在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门口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陈艳姿 供图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让我了解到了原来我们的团组织如此的优秀,他们以顽强之姿向我们展示了不屈不挠的奋斗之态,更加深了对于团组织的理解,深刻的认识到将基层团组织建设出成绩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感谢学长学姐对我的照顾,他们不仅让我体会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也带领着我一步一步成长,感谢你们,同时也希望我能够像他们一样独当一面,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