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实践队进行线下采访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发达启蒙了当代年轻人对婚恋爱情的向往,但迫于生活压力、催婚等因素,引发了诸多年轻人产生了另类的婚恋观——“恐婚”与“不婚”。但作为青年,他们的婚恋观不仅是一种价值取向,而且可能预示了未来中国婚姻状况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当今青年对于婚姻观的认知情况,分析造成目前这种婚姻价值观的原因,8月23日,开拓者实践队于青岛市市南区进行采访调查。本次活动由豆国成组织,实践队员崔伟伟、胡树杰、丁文清、雷硕参与。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成员就是否单身、是否结婚、相恋过程、家中是否被催婚、择偶标准、心中合适的结婚时间等多个问题,分层次对受访者进行采访。对于是否被催婚这个问题,受访者的经历大都相同,25岁是被催婚的高发时间,但是如果有对象,这种现象就会减少。与受访者被催婚的经历大都相同相反,受访者在结婚时间的看法上表现出鲜明的差异,女生认为26、27岁结婚比较合适,而男生则认为相对晚一点28、29岁结婚更加合适。实践队员从采访结果中发现父母更希望孩子早日结婚,但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压力越来越大,青年群体青年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而更倾向于工作生活稳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之后结婚。经济给年轻人带来的,除了更多的选择权之外,还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更多的压力与焦虑。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冲击,人们的思想也随之逐渐开放。青年婚恋观在如今社会经济压力和思想开放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多元化。青年对婚姻的认识更加理性,经济对婚姻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次采访活动的开展为调研提供更加丰富有力的数据支持,使实践队对当今青年的婚姻观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有利于后期分析造成目前价值观的原因,为为圆满完成实践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 防金融诈骗宣讲进乡村
- 本报讯(靳玉珂)为进一步提高特殊群体的防诈骗意识,近日,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郑培栋、王腾曦所在的“党心筑梦,产业兴农
- 09-13 关注:0
- 兰理学子三下乡: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之美
- 为弘扬陇原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寻找传统文化发展新出路,不断坚定文化自信,2022年8月13日-18日,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学院铸魂实践团结合暑
- 09-13 关注:0
- 坚定理想信念,展望青春风采
- 导语:赵明翔,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获全国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发协发明创业奖、2021年江
- 09-13 关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