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8月1日电
(通讯员 刘姝彤)黄河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活”历史。2022年7月,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追寻华夏文明,遇践黄河故事”实践团成员以寻访华夏文明、黄河文化为线索,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黄河故事为载体,对沿黄流域不同城市、不同区域进行寻访实践。
7月17日,实践团来到了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孙口镇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馆,团队成员开展了“忆·黄河”、“文学里的黄河”、“黄河生态保护调研”三个实践板块,立志讲好黄河故事,接受红色洗礼,延续历史文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姝彤 供图
图为实践团开展“忆·黄河”活动。此地为濮阳市台前县将军渡参观黄河转弯口,由东南向东北流,现如今河沿岸已没有摆渡船只,在以前这里都是摆渡船。通过实地寻访调研黄河流域地理环境变化、城市乡村变迁、生态文明建设、黄河文化的发展状况等,让团队成员近距离去感受沿黄地区变化,深入的体味沿黄地区的风土人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姝彤 供图
图为实践团开展“黄河诗朗诵”活动。实践团成员在朗诵《黄河颂》,探索植根于文学作品中浓厚的黄河文明和家国情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姝彤 供图
图为实践团开展“文学里的黄河”探寻活动。黄河是挖不尽的文学宝藏,是永恒的文学母题。实践团成员阅览大河报刊,通过听、看、读、思,并结合专业知识,去丰富创作素材的积累,激发创作想象与灵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姝彤 供图
图为实践团开展“黄河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活动。落实实地走访调研,探析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为黄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做出绵薄之力。中国青年通讯员 刘姝彤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