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化之美,享古娱之乐——古人文趣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刻板印象。相比起现代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古代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生活很枯燥。人们往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缺少闲时的娱乐放松,其实不然,古人有着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相比于体育或是博彩类的角抵、博戏、掷骰子、九连环、斗百草、蹴鞠、叶子戏等活动,其中也有着蕴含古人诗情文思,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娱乐方式如对联、灯谜、歇后语、酒令、曲水流觞等。相比于曲水流觞之类文人墨客的风雅之举,无疑是对联灯谜等更贴近百姓的文化娱乐方式。接下来就将介绍关于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类的文娱活动。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谜语中深藏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理念与传统,它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思维、中国的知识、中国的文学、中国的智慧、中国的趣味、中国的游戏、中国的美育以及中国的情调。它不仅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也包容下了中国人的全部生活。它在本土的文化土壤上深深扎根,满足人们的生命与生存之需,并把独特的中华文明载体汉字文化和文学加以维系、巩固、张扬。谜语文化的代代传习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义就在这里。
画写消寒图
文字与节令,画写《九九寒消图》。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每年冬至一到,便进入“数(应读作上声)九寒天”,民间将冬至叫做“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这81天为九九消寒。一直数到第九个九天,便“九尽桃花开”,因为81天之后,再过九天就是节气“春分”,春耕季节开始了。为了度过“数九寒天”,人们想了很多方法来“消寒”,常见的消寒方式有“画九”、“写九”和创作“九体联”。
“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以墨笔写上大字,再用白色细笔填写当日天气情况。春字的第三笔“终日凉风侵入皮肤如刀刺”,在其他笔画中有“清晨阴冷过午后方见日”、“祭灶天凉糖瓜入市”、“腊月正当廿四日天光阴冷万象将更新”、“午后起寒风尘沙扑面日”的内容。每日记载详略,要视当日笔画长短而定。因此,当一幅“消寒图”填完之后,则成了是年冬季天气情况的档案记录。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
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
例如:
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一说起源于桃符。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其他关于用途字数形式和联律知识便不再过多介绍。
春节将至,这里准备几幅春联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团圆。
上联:悠悠乾坤共老 下联:昭昭日月争光 横批:欢度佳节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因为疫情,生活节奏慢了下来,静待家中细想,我们真的是除了玩手机没有爱好,还是爱好早已因为追求物质而遗忘了?正值春节之际,或许我们能够趁着这居家的时间,放下手机,与亲朋好友一起写写对联,猜猜灯谜,体会古人乐趣,品味文艺春节,共享美好年味。
作者:山东大学控制工程与科学学院“古娱今乐”实践调研团 来源:华体会体育2串1
- 访千企明志,促就业育人
- 为响应二十大号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了解当前社会就业扶持政策,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近日,曲阜师范
- 12-30 关注:0
- 赏文化之美,享古娱之乐——古人文趣
-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刻板印象。相比起现代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古代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生活很枯燥。人们往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缺少闲
- 12-30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