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过往,珍宝何从? ——郯城木版年画
细数过往,珍宝何从?——郯城木版年画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深入,人们对“老物件”的喜爱程度早已不及当年,甚至出现了像遗弃、漠视的做法。然而,这些老一辈的“顽童”,必然有自己的情感,它曾会希望被现世的人们抛弃呢?就身边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阜师范大学星梦小组发出了思考与审视,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郯城木版年画的起源要追溯到200多年前:一位潍坊年画艺人逃荒至郯城县胜利镇沙沃村,恰值年关将近,饥寒交迫之际,他就解下随身携带的木版雕刻,拓印年画换取食物。不料,这些色泽艳丽,极具渲染喜庆气氛功能的年画一经面市就得到大家的喜爱,许多沙沃村村民前来拜师学艺。其中,就有15岁的张朝烈随父学习木版年画。数年后,他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印制技艺,成为村里年画制作的骨干。
然而木版年画的盛况截止到二十世纪五下年代,嘎然而止。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使大量珍贵的雕版、成品以及相关资料遭遇近乎灭顶之灾。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使人们的一切想像都变得有可能触手可摸,更有数不胜数的新颖美观廉价的现代艺术品充斥市场。在这样应接不暇的时代,木版年画只能落得个“灯火阑珊处,伊人独憔悴”的境地。
因此一些老艺人几乎全部凋零,年轻人不愿学习,此项手艺几乎成了历史陈迹了。目前,沙沃村坚持农闲印制木版年画的只有少数几家,而且大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像张朝烈,陈宏学等老人都年过七旬,儿孙们都去做“大事”去了。最亲的儿子都没法传承,如今的木版年画又在市场上近乎销声匿迹,又能有谁来传承这一份手艺呢?几位老先生只能珍藏着几块雕版,力所能及地印制着部分年画,在做着最后的守望。想象着初学年画的日子——门徒满院、年画满窗,看着手中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雕版,用着老祖宗传下的手艺,他们是否也会在夜半惆怅,感慨这无人问津的境况呢?
尽管山东临沂郯城木版年画没有其他年画规模宏大,但是作为民间年画的一个流派——鲁南木版年画,它那地域色彩强烈的氛围、人物形象的传达方式,如果无声而熄,实在有些可惜,谁能不为之叹息呢?
近几年,为了改变这般状况,郯城县文化局结合创建全省先进文化先进县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大了对沙沃木版年画的抢救保护力度。首先启动电台,报社互联网等快捷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形成全民动员起来保护民间艺术的氛围。然后责成文化局具体负责木版年画的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
除郯城木版年画之外,我们相信,还有其他历经苦难留存于世的文化遗产在痛苦挣扎,虽然国家已经对它们进行了相关保护,但是,就像河流需要不断流淌,它们也需要更多的曝光度,也需要更多的新力量,来推翻现在面前的一面面屏障,它们才能“继续流淌”。
- 鉴儒家修身智慧,树自我高尚人格
- 为探析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和借鉴儒家修身智慧以完善自我人格,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12月18-12月30日分别于山东省日照市、潍
- 01-07 关注:0
- 弘扬修身思想 提升道德境界
- 在儒家经典书籍《大学》中,开篇就明确提出修身为本的说法,明确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之策。为了了解儒家修身思想在青年群体中,
- 01-07 关注:0
- 知一段儒家故事 授一段修身之道
- 为了了解新时代教师对儒家修身之道的认识,曲阜师范大学儒德实践聊城分队于12月23日在山东省临清市第一中学对新时代教师道德修养汲取儒
- 01-07 关注:0
- 弘扬儒家修身之道 培养新青年优秀品格
- 为加强新时代人们对儒家修身思想的认同,探究弘扬儒家文化的策略,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12月23至25日分别赴泰安、潍坊、临沂、
- 01-07 关注:0